匡山望不极,天外一孤舟。
此路无知己,他乡笑旧游。
自怀三岁字,谁念百花洲。
不是梁江总,何须羡黑头。
【注释】匡山:指匡庐,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天外一孤舟:形容江上孤舟远隔天涯。此路:这里指归乡的道路。三岁字:指三岁时所画的“匡庐图”。百花洲:指庐山上的百花洲。梁江总:即梁武帝萧衍,曾自称为江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庐山期间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思乡之情,以及归隐后的恬淡心情。全诗情感深沉,笔力苍劲。
匡山望不极,天外一孤舟。
此路无知己,他乡笑旧游。
自怀三岁字,谁念百花洲。
不是梁江总,何须羡黑头。
【注释】匡山:指匡庐,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天外一孤舟:形容江上孤舟远隔天涯。此路:这里指归乡的道路。三岁字:指三岁时所画的“匡庐图”。百花洲:指庐山上的百花洲。梁江总:即梁武帝萧衍,曾自称为江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庐山期间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思乡之情,以及归隐后的恬淡心情。全诗情感深沉,笔力苍劲。
【译文】 留钦十日让孰先,去持两言让孰前。 碌碌堂下随人全,如此何必满三千。 美人一笑亦是天,平原何必以此贤。 同时鸡犬人姓田,双双一样无鸢肩。 买丝绣成袅馀烟,可怜一笑寸金莲。 可怜一笑步摇钿,爱客之心痴且坚。 胜踞四人中之巅,邯郸游侠都少年。 公孙诸子何者妍,不能相士倒黄元。 我为槃散不能平,昔日常于邯郸还。 赠之以言用诗宣,浊世公子翩翩仙。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
闰中秋 为何人狂我亦狂,犹得三年置夜郎。 供奉乐天应笑我,楼台方才作雪光。 无那抛心去学腐,腐得成时今已古。 古今屈指有几何,玉函且作班王主。 为君爱客重游梁,于此亦劳君抑扬。 生不逢辰犹逢月,何时共醉广陵乡。 月明何事穿兹土,我侪何事芽兹语。 有酒有客闺中秋,何必随人说辛苦。 大界都是消魂场,其间内外可相当。 问君他日长林去,何处黄堂与琴堂。 注释: 闰中秋:即八月十五中秋节。 何不人狂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喜公北上的诗。喜公名不详,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应是一位隐逸之士。诗以送别为题,但并没有直接描写离别情景,而是借“海风吹愁妇”、“云伴天涯乱”等意象,表达对喜公的深情厚意。 首联:“昨夜海风吹愁妇,云伴天涯乱云飞。”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海风呼啸、乌云密布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压抑、凄凉的氛围。诗人用“愁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暗示着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确定是唐代诗人。诗题是《戎州》,这是一首描写边疆风光和士兵生活情感的诗。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小小功名系此身,夜来日去了何因。 - “功名”指的是个人的成就和地位,这里强调的是功名对个人的重要性,可能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生命。"夜来日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功名的追求。“何因”表示原因或缘由是什么。 2. 阿谁偏喜工迎送,故我于今半假真。
诗句解析: - "郎州郎,郎州何事不飞觞":描述郎州的生活和饮酒文化。 - "桃花洞里会仙脱脚走,明月潭中神蛟亘夜吼,横眼戏之拍双手":描绘郎州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 - "又孰直插鼠须峰,草草不平固天封,夷罗携去龙山钟":描述郎州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 - "更有翰林杨梅李,野鹿骑芳呼名氏":描绘郎州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 - "官家帝王肯唯唯,帽带秀才横戈起":描述郎州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含义并附上注释: ```markdown 梦中诗 应当愁隙过,矧未绝带编。 抱影吟看夜,临风酌扣舷。 飘蓬留泽国,薄业止山田。 饥便呼仁祖,名曾试伯骞。 金阊又带远,铁汉一楼悬。 易水冠曾指,孤山棹未过。 仍闻瓠子筑,艳说帝京篇。 酬负心惟剑,击无礼则鹯。 凭高多慷慨,回首即秋千。 数阕箜篌引,一团苜蓿毡。 斋心聊避俗,酒气忍通禅。
译文 梦中的诗意,我深感遥怜桐树扣石,忽望陇头涌泉。 知道你将期待千载,谋算人必周全。 别让庸鄙的人嫉妒,莫叹尾长而涎满。 碧玉伊偷嫁,黄金尔饰鞯。 登上高楼有作,挂壁终无悛。 造物应先定,神明系夙缘。 千村烟纠缠,一水夜潺湲。 越鸟几千里,胡麻当一钱。 陷文辞不聿,写叶代繇拳。 酒倦瓶花落,愁深短鬓偏。 要须连马射,宁惜并旗搴。 仆御空零雨,衣冠半受廛。 山腰惟蔓蔓,驿路但芊芊。 属国羊堪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病酒观酒(译文):我因病饮酒,观看着美酒。 丝可染,雪可泥(译文):丝绸可以被染上各种色彩,雪被压在下面就变成了泥土。 我发一白无黑时(译文):我的白发已经长到了头顶,而黑发却已不在了。 镊之不可对之悲(译文):用镊子去拔它,也无法让它恢复原样,只能感到悲伤。 终日相视生狂痴(译文):整天看着它们,会让人变得疯狂和愚蠢。
【注释】 壮士:指李贺。绝黄金:即“折黄金”,折断了黄金,比喻壮士的豪侠气节被消磨。灰(huī):凋零、消逝。赵武灵王自剪其发以示威,后遂称“断发”。这里借代指壮士的气节。数番调苦又忧深:多次受折磨而内心忧虑重重。数番,多次。 短簪:古时男子将头发束成两髻,用簪固定。这里借指古代文人的发髻。临秋水:面对秋水。 【赏析】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自己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和升庵夜郎曲 其二 夜郎溪,寸水之渡日迟西。李白不能赋,蜀帝不能啼。 注释:夜郎溪,指的是流经贵州省的一条河流。寸水之渡指河流狭窄,流速缓慢。日迟西即太阳落山,天色已晚。李白不能赋,指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此情境下却写不出优美的诗句。蜀帝不能啼,指蜀国的帝王在此处也难以发出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夜郎溪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受。首句“夜郎溪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行诗,表达了诗人初抵太平州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抵达太平州的所见;颔联写自己在太平州的所感;颈联承上写自己登高望远的所思;尾联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我骑着马到了太平州,看到一片烟雾笼罩下的江面。 心系江湖,容易感到飘泊无定,就像这秋天的橘柚气息一样。 采石矶边有我饮酒作诗的心情,青山郭外是我所向往的丘山。 没有相与的人,正好群鸥聚集在青山之上。 赏析
永安门 欲我诚何意,料君亦是狂。 但能存不杀,何至过相方。 永定门前约,太平州上望。 烽烟今未已,肉食叹难商。 注释: - “永安门” :诗中的地名,可能是作者的家乡或所在地。 - “欲我诚何意,料君亦是狂”: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即使有误会和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事情。 - “但能存不杀,何至过相方”:只要能够互相尊重,就不会发展到相互对立的地步,即不要因为小节之争而影响大局。 - “永定门前约
春初有游 以贼为君父,又今江北来。 夺舟兼厚直,寻命携残哀。 已付如常事,多怀济世才。 行行扶病者,双眼不能开。 译文: 春天来了,我开始了新的行程。 你们把我当作了敌人,现在却又来到了江北。 你们夺走了我的船只,还给我很高的报酬,这让我感到很伤心。 我已将此事交给官府处理,希望官府能帮我解决此事。 我有很多才能,希望能帮助国家安定社会。 但我的双腿已经不能行走,只能扶着别人前行。 赏析:
【赏析】 诗以舟行南归途中见闻为题材,写自己游历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诗中虽多感慨,但笔触轻松,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自辞姑熟路,随意可维舟”,写诗人离开故乡到姑熟(今安徽当涂)去谋生。他辞别了家乡的道路,乘船随意地寻找停泊的渡口。此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即在外地谋求生计。诗人从“辞”字入手,表明了自己离家远游的决心。“随意”两字,则显示诗人对前途充满希望,无拘无束、轻快自得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答出手法、情感、意境、主旨等,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山势锁江侧,欲将限界分”是说群山环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将江水限制在中间。这是写山势的雄健。“欲”字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所游欣有寺,回望却多云”两句诗中“所游”指游赏三山,“回望”指回头望见。诗人从远处观赏三山,心中十分欣喜
金陵留滞日,来往半娄东。 一病辞明主,言归笑远公。 横舟三尺剑,挂席大江风。 去国还家意,悠悠不可穷。 注释: 1. 金陵:古地名,这里指南京。留滞:停留。 2. 娄东:古地名,今属上海市,这里指江苏的松江一带。 3. 明主:贤明的君主,这里指唐肃宗。 4. 远公:指陶渊明,因曾任太守,被罢官后隐居田园,所以称他为远公。 5. 横舟:在船中横卧。三尺剑:形容剑很锋利,三尺长。 6. 挂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