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太平州,烟波入涕眸。
江湖心易远,橘柚气如秋。
采石杯中意,青山郭外丘。
绝无相与处,正好集群鸥。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行诗,表达了诗人初抵太平州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抵达太平州的所见;颔联写自己在太平州的所感;颈联承上写自己登高望远的所思;尾联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我骑着马到了太平州,看到一片烟雾笼罩下的江面。
心系江湖,容易感到飘泊无定,就像这秋天的橘柚气息一样。
采石矶边有我饮酒作诗的心情,青山郭外是我所向往的丘山。
没有相与的人,正好群鸥聚集在青山之上。
赏析:
此诗为纪行之作。“初至太平有作”点明题目。诗人于元和四年(809)春天自江陵出发,沿长江东下,经过洞庭湖、金陵(今南京),来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这首诗是作者到达太平州后所作。
“匹马太平州”,“匹马”指单骑独行,突出了诗人此行之孤寂。“烟波入涕眸”,诗人在江上行走时看到江面上的烟雾,不禁流下了眼泪。“涕”,流泪的意思;“眸”,眼珠,眼睛。“入”在这里是进入的意思。“泪”是眼花,看不清楚的意思。诗人通过“烟波”“泪眸”来描绘出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烟波的迷恋。
颔联中,“江湖”,泛指江湖之间,这里指的是江南地区。“江湖心易远”,表明诗人在江南的游历,很容易让人产生漂泊无定的感觉。“橘柚气如秋”,“橘柚”,柑橘类水果。“秋”,季节名,秋季。这里的“橘柚”比喻人或事物的繁盛和繁荣。“气如秋”形容事物繁荣兴旺到极盛的程度。诗人通过对江南地区的景物描写来表现诗人的心境。
颈联中,诗人通过登山观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采石杯中意”,采石矶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南,长江中流北岸。“采石矶头”,即采石矶。“杯中意”,即杯中之乐,指诗人在采石矶边饮酒作诗的闲适心情。“青山郭外丘”,青山之外有小丘,诗人登上高山眺望远方景色。“郭外”是城外,城外有山丘。诗人通过对青山、郭外丘陵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喜爱和向往。
尾联中,诗人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绝无相与处”,表示诗人希望远离红尘,过隐居山林的生活。“相与”,相处在一起的意思。“正好集群鸥”,说明诗人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林之中,与群鸟一起生活。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