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佐
诗句解析 - 月色又兼秋:描绘出秋夜月光的清冷与寂静,同时暗示时间的流逝。 - 萧条短鬓柔:表达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力感和内心的忧郁。 - 年华空苒苒:形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 - 物论自悠悠:指外界的言论或评价往往无法影响个人的选择,强调个人坚持己见。 - 余习从人懒:表明自己随波逐流的性格,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 - 孤吟籍影幽:通过孤独的吟咏和影子来抒发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苦闷。 -
庄园午日偶成 蒲酒盈樽在,浅深随意加。 诗句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杯用蒲叶泡制的美酒已经摆在面前,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随意加酒或加水。这里的蒲酒指的是一种用蒲叶浸泡的饮品,具有独特的风味。而“浅深随意加”则表达了诗人饮酒时随意而为,不受拘束的态度。 译文: 在庄园的中午,我偶然遇到了这样一杯用蒲叶泡制的美酒,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随意加酒或加水。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午后
【诗句解析】 1. 万有皆成泡,惟情不可删。 - “万有皆成泡”:指世间万物如同泡沫一般,都是短暂的存在。这里的“泡”,象征着世间的一切都似水泡般易逝。 - “惟情不可删”:只有情感是不可被抹去的。这里的“情”,指个人的感情或深厚的情谊。 2. 蹉跎随白发,勉强劝朱颜。 - “蹉跎”:形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 - “白发”:指人的年岁增长,头发变白。 - “朱颜”:通常指年轻、红润的容颜
【注释】 1. 戊辰: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2. 悠悠:悠长、久远。 3. 役造化:役,驱使;造化:自然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4. 彭泽:指东汉末年的隐士陶渊明。 5. 仲宣:指三国魏时的名将张辽。 6. 敝貂:破旧的貂皮衣。《汉书·高帝纪》:“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如父子也。” 7. 相送:互相赠送行装。 8. 江流一钓船:江流,泛指长江。 【赏析】
【注释】 1. 故人南去尽:故人,指朋友。南去尽,意谓友人都已离去。 2. 沙际雁飞飞:沙际,即岸上或沙洲上;雁飞飞,形容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情景。 3. 撩乱论兵日:撩乱,扰乱、搅乱;论兵,讨论军事问题。 4. 等闲捐佩归:等闲,轻易,随便;捐,弃置;佩,指玉佩一类饰物;归,归来、回去。 5. 鹿门终自远:鹿门山位于今湖北襄阳市东南,因有鹿鸣而得名,为古代著名隐士徐庶的隐居之地。 6.
【注释】 喜公:指李白。乐府:古时一种歌曲体裁。相得: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音。惟多行路难:意思是只有行路的人才会经历种种艰难险阻,才能体会到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呼心:唤取内心。夜半出:半夜里出来。并影:与影子相伴。醉中看:在酒中观看。错料:估计错误。深惭:非常惭愧。范叔寒:范增(字子略),战国末年楚国人,是项羽的主要谋士,因劝谏项羽杀刘邦而遭忌,后被项羽所杀。笑啼俱不不必:哭和笑都不需要
戊辰,指农历的五月初一。生日时将入山去矣:即诗人在这一天要进入山林之中。 负心二十载,解佩漫言归:二十年来,我背弃了诺言,现在想要解除这副枷锁回到家乡。 身既遂初服,年将半古稀:我已经完成了初冠礼,但年纪已经半百。 故乡梅正发,塞上马犹肥:我的故乡正值梅花盛开的时候,而塞上的马却依然健壮。 收拾从来意,于今便息机:我将整理过去的意图,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动心思了。 译文:
九日采石舟中 已遂东篱约,龙山兴渺然。 怀中狂白眼,马上望青天。 老我终年事,关心令节前。 峰峰随采石,一榻正孤悬。 注释: 已遂:已经实现/完成。 东篱:东边的篱笆,这里指代诗人隐居的地方或生活状态。 兴渺然:兴致、心情遥远而飘渺。 狂白眼:形容目光放达不羁,不受拘束。 马上望青天:骑马时远望天空,意指胸怀壮志或对远方的向往。 老我终年事:表示对一生的回顾和思考。 关心令节前:在节日来临之际
薛涛墓井墓碑苔倒甚多中有一曰呜呼唐薛洪度之墓 浣花溪十里,遂到薛涛坟。 此句描绘了诗人沿着浣花溪行至薛涛墓地的情景,用"十里"形容距离,"遂到"表达了诗人的迫切和期待。浣花溪是成都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中以"十里"暗示了其距离之遥远,而"遂到"则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直接感受,体现了诗人对此次探访的高度重视。 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 此句揭示了诗人在薛涛墓地的情感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内容与结构、思想情感、手法运用等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最后总结答案要点。 本诗前两句为起兴,即诗人以去年雪景作比,表达了自己思念友人之情;后三句则是诗人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