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内容与结构、思想情感、手法运用等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最后总结答案要点。 本诗前两句为起兴,即诗人以去年雪景作比,表达了自己思念友人之情;后三句则是诗人自述
``` 庄园午日偶成 去年斯日次,荷宥获生还。 以此蒲樽节,而充汤饼筵。 声名随画舫,怀抱半江天。 凭吊千秋意,离骚第几篇。 注释: 庄园:指庄园主人的家宅。 斯:这。 荷宥(yòu):原谅。 次:度过,通过。 以:用,拿。 此:代词,这里。 蒲樽节:用蒲叶制作的酒杯,古代一种酒具。 充:用来填充。 汤饼筵:泛指宴饮。 声名:名声,声誉。 随:随着,伴随。 画舫(fǎng):用彩绘装饰的游船
诗句输出: 愁眼双双在,孤舟系夕阳。 译文输出: 双眸充满忧愁,孤舟泊于夕阳下。 注释: 1. “愁眼双双”:形容双眼充满了忧愁,常用来描述人在某种心境或情境下的感受。此处“双双”强调了这种愁绪的深重和相互叠加。 2. “系夕阳”:意味着船只被系在夕阳之下,这里的夕阳不仅指日落时刻的自然景观,还可能象征着结束或过渡。 3. “孤舟”与“夕阳”:孤舟和夕阳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本题中考生需注意“分韵”“吟刚就”等关键词语,理解诗中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本诗为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在雨过天晴之后才吟出新诗;颔联写诗人在风起之后又赋诗作答;颈联是说友人对诗人的草率表示不满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平声四韵 - 这通常指的是一种古典诗歌的格律,其中的“平”指的是押韵,而“四韵”意味着一首诗共有四个韵脚。 2. 料理登临意 - “料理”在这里指处理或安排事务,“登临”则可能是指登上高处或高处的活动,这里可能暗示诗人正在计划或准备某种活动。 3. 莫随年发侵 - “年发”通常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侵”表示侵蚀、侵入。这句话可能是说不要被岁月所影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以下是逐句释义: - 平声四韵: 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押韵方式,每四句一韵,每韵四个字,要求平仄相间,音韵和谐。 - 庾郎鲑菜好:庾郎指的是庾信,他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鲑菜是一种美食,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昧是水晶盐:昧是指模糊不清,水晶盐则是一种透明的盐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我来何太晚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认为自己来得太晚了,错过了某些机会或时机。 2. 午月避炎蒸 - 描述了诗人在一个炎热的月份(午月)中,试图避开酷暑。 3. 鹏息垂天在 - 这里的“鹏”指大鹏鸟,通常象征着高远和自由。诗人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自己像大鹏一样,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自由的灵魂。 4. 蝉音聒耳能 - 这里描述的是蝉鸣声吵闹到了极点
平声四韵 希圣亦常事,天人泯怨尤。 一经风雅颂,三代夏殷周。 自有南薰意,兼辞北阙忧。 先秦不足道,何肯并应刘。 注释: 平声四韵:这是诗的格式要求,指的是诗句要押韵。 希圣亦常事:希望成为圣人是常事。 天人泯怨尤:天地之间没有怨恨。 一经风雅颂:指《诗经》中包含了《国风》、《大雅》、《小雅》和《颂》。 三代夏殷周: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自有南薰意:有一种南方温暖的意境。 兼辞北阙忧
平声四韵 嗣宗双只眼,一只对阿咸。 余亦能长啸,人皆笑短衫。 狂应从酒沃,醉便把悲芟。 尚有江东约,如期又布帆。 注释: 嗣宗:李白自称。嗣宗,指自己的名号。双只眼:指李白的一双眼睛。一只对阿咸:指李白与友人王咸的友情。阿咸,王咸的字。余亦:我也。能长啸:善于长啸。人皆笑短衫:人们都嘲笑我穿着短衫。狂应从酒沃:狂放不羁的人应该从酒中寻求解脱。醉便把悲芟:喝醉后便把悲伤之事一扫而光。尚有江东约
【注释】: 1. 落叶飘江岸:落叶,秋天的叶子。江岸,指长江边。2. 蓟门:指古代蓟州城,在今北京西南。3. 绝交应有作:断绝交情,应该有书信相答。4. 弃妇可无言:被遗弃的妻子,可以不再说话。5. 开府初传庾:庾信,字子山,梁武帝时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6. 参军孰姓孙:谁姓孙?7. 予怀:我的心情。8. 耿耿:忧思不已的样子。9. 多久:多时。10. 招魂:召唤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