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何太晚,午月避炎蒸。
鹏息垂天在,蝉音聒耳能。
繁缨愁给谏,捷足笑中丞。
如此风波际,招魂不可听。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我来何太晚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认为自己来得太晚了,错过了某些机会或时机。
  2. 午月避炎蒸 - 描述了诗人在一个炎热的月份(午月)中,试图避开酷暑。
  3. 鹏息垂天在 - 这里的“鹏”指大鹏鸟,通常象征着高远和自由。诗人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自己像大鹏一样,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自由的灵魂。
  4. 蝉音聒耳能 - 这里描述的是蝉鸣声吵闹到了极点。蝉鸣常常被视为夏天的象征,而此处强调蝉鸣之响让人难以忍受。
  5. 繁缨愁给谏 - “繁缨”可能指的是繁复的官服,“给谏”是古代官职名称,意指谏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繁重职责感到忧愁。
  6. 捷足笑中丞 - 这里使用“捷足”形容某人行动快速,“中丞”则是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有才能但过于急切的官员。
  7. 如此风波际 - 表示当前的处境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形势险恶。
  8. 招魂不可听 - 这里可能意味着某种令人不安或不祥的事情正在发生,以至于连招魂这样的仪式也无法平息内心的恐惧。

译文:

我来得太晚,躲避炎炎夏日。
大鹏展翅高飞于天空,蝉鸣声此起彼伏。
烦琐的官帽让人忧虑,急于行动的官员让人嘲笑。
当前的风波如同惊涛骇浪,让人无法平静地招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错失机会的风险。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大鹏的自由飞翔与蝉鸣的吵闹,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随后,诗人对繁忙的政务生活进行了批评,认为这种忙碌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最后,诗中的“如此风波际”一句,将诗人所处的环境比喻为惊涛骇浪,表达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恐惧和不安。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