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十里,遂到薛涛坟。
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
校书称太史,荒井秘奇文。
一涕呜呼字,何年寄与君。

薛涛墓井墓碑苔倒甚多中有一曰呜呼唐薛洪度之墓

浣花溪十里,遂到薛涛坟。

此句描绘了诗人沿着浣花溪行至薛涛墓地的情景,用”十里”形容距离,”遂到”表达了诗人的迫切和期待。浣花溪是成都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中以”十里”暗示了其距离之遥远,而”遂到”则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直接感受,体现了诗人对此次探访的高度重视。

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

此句揭示了诗人在薛涛墓地的情感体验。”骚人债”暗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及其对薛涛未能尽诉之情怀。”相偎”则是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薄暮云”则为这种关系增添了几分朦胧美。

校书称太史,荒井秘奇文。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薛涛墓井墓碑的关注,”校书”指的是学者或专家对古籍的校注工作,暗指薛涛墓井墓碑可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秘密。”荒井”则可能指的是薛涛墓地中的一口旧井,”秘奇文”则意味着这口古老的井里隐藏着珍贵的、不为外界所知的古文或历史信息。

一涕呜呼字,何年寄与君。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薛涛墓井墓碑的情感寄托,通过”一涕”这一动作描写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动落泪的场景,”呜呼字”可能是指墓碑上刻有哀悼的文字,”何年寄与君”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情感的渴望和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薛涛墓井墓碑的观察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才女薛涛的深深缅怀和敬意。诗中不仅描绘了墓地的宁静与美丽,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