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宋徽宗《秋林野雀》 君不闻虞廷盛时凤来仪,圣贤饬戒惟时几。又不闻商宗肜日雉雊鼎,君臣遇灾克修省。古来理乱良靡常,居安虑危邦乃昌。我闻宣和全盛日,廊庙怀安事游逸。三边不动无烟尘,四海徵求到花石。紫宸退朝清昼闲,霜林好鸟声间关。乘闲适意一挥洒,岂意流落传人间。海上盟寒朔风急,辽水经年断消息。青城月冷乌夜啼,一枝莫遂鹪鹩栖。嗟乎虞廷凤,商鼎雉,千载何人知此意。日落梁园鸟雀悲,龙沙或冇清梦归。 注释:
``` 看梅东阁上,遥忆帝京时。 梁园雪未下,华林春已归。 香飘鳷鹊观,影落天渊池。 已伤白发暮,敢怨清光迟。 陇首成异域,何用寄相知。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诗句的含义和背景,并提供赏析: 诗意与翻译 诗句解析 - “看梅东阁上”:诗人站在东阁上观看梅花盛开的景象,这可能象征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或对故乡的怀念。 - “遥忆帝京时”:通过回忆过去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注释】 汉阴:指汉水之北,即汉阴县。叔世事:指世俗的权谋。叔,通“熟”。 【赏析】 《杂诗四首(其二)》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诗人以汲水浇园的农夫自况,抒发了对世俗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第一联:“昔有汉阴叟,抱瓮日灌畦。”此句写汉阴人,他像古人一样,日日持着瓦器去给菜地浇水。 第二联:“凿隧入古井,功寡力巳疲。”此句写汉阴人,他用石凿打通古井,然而,他的力气用尽了,也得不到水。 第三联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文天祥的诗。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爱国情怀,他坚持抵抗元朝,保卫南宋的疆土。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有宋科第三百年,季年得士惟文山。这句诗的意思是,南宋时期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年中,只有一个人才叫做文山。 2. 文山一身能许国,精忠日月行中天。这句诗的意思是
杂诗四首 其三 翟公罢庭尉,宾客如晨星。 一旦复拜官,夹道相逢迎。 注释:翟公,指汉代的翟方进。翟方进曾任廷尉,罢去后,他的门庭像早晨的星星一样聚集了许多宾客。有一天他重新被朝廷任命官职,那些曾经来过他家拜访的人在大街小巷里迎接他,就像昨天一样热情。 赏析:翟公曾担任高官,权势显赫。然而,随着他的离任和再次出山,他的门前再也没有那么热闹了。这反映出了官场的变迁,以及人们对权力的追求和追逐。同时
译文与注释 1. 荆楚三年别: “荆楚”指的是中国南方的湖北、湖南地区,“三年”可能是指离别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 译文:在荆楚之地已别离三年。 2. 巫峡千里遥: “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的险要地形,位于四川和重庆之间。 - 译文:巫峡之隔,相隔千里之遥。 3. 彩鹢阻去棹: “彩鹢”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去棹”即船桨。 - 译文:我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却被江水阻挡无法继续前行。
这首诗是盛生德茂者,家世乃儒绅。 厥兄舍铅椠,吏牍期致身。 微文偶失愤,密网无纵鳞。 逮系岸狱中,稿瘗荒江濆。 生时奉菽水,升堂拜慈亲。 泣血叩首路,弗惮千里勤。 干戈犹在目,道路蕃棘榛。 崎岖霜霰途,涉历逾十旬。 间道负骨归,号恸惊四邻。 先垄幸可祔,差慰地下魂。 穷冬十二月,积雪遍郊原。 上天忽敷祐,列岫明朝暾。 窀穸甫安厝,浩荡风雪昏。 天人良不远,一念至理存。 我思天壤间,手足惟弟昆。
杂诗四首 其四 原宪守环堵,穷巷席为门。 赐也相卫归,结驷从华轩。 迂辔偶见过,握手道殷勤。 穷达各有命,贫病安足论。 君子贵行道,毋为羞贱贫。 注释: ①原宪: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子思,鲁国人。 ②环堵:环绕的墙壁。形容居室简陋狭小。 ③“迁”句:指孔子在卫国时,曾担任过官职,后来辞官回鲁国。 ④“纡”句:纡,纡曲;骖(cān)乘,副车;华轩,华丽的车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刘氏二子诗”,要求写出诗句、译文,并给出注释和赏析。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进行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注意不要遗漏关键词句。 君不闻卞壸二子真孝子,以身殉父从父死。 译: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卞壸的两个儿子都是真孝子吗?为了忠于父亲,他们跟随父亲一起死了。 又岂见刘璹二子家遭兵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送胡琪之富阳》。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注释 1. 花溪水,下双溪,遥遥百里西南驰。 - "花溪水":形容清澈美丽的溪水。 - "下双溪":指在花溪水下游的双溪。 - "遥遥":形容距离非常远。 - "西南驰":向西南方流去。 2. 北折兰皋复东骛,却绕金华山下路。 - "北折":向北转弯。 - "兰皋":地名,位于现在的浙江杭州市西郊。 - "复东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