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兰台又见上封章:在兰台再次看到皇帝的奏章。兰台,古代的一个机构,此处指的是皇帝的办公地点。上封章,指皇帝的诏书或奏章。 2. 鸡舌曾颁汉署香:曾经分发到汉朝尚书省,那里有鸡舌香。鸡舌香是一种香料,此处可能是指皇帝的诏书被送达的地方。 3. 一夜星辰经御览:一夜之间,皇上亲自阅览了星辰。御览,皇帝阅览书籍或文件。 4. 九秋宫殿动高凉:秋天的宫殿中,寒意开始上升。九秋
童冀的《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其四》是一组充满诗意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我识菌巢陈外史,辟谷几年餐日华。” 注释:通过“菌巢”暗示隐居的生活状态,“陈外史”指历史上的隐士或仙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隐逸文化的兴趣。同时,“辟谷”即不食五谷,反映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和修行的方式。 译文
【注释】: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 其一 闻道楼居山色近,白云只在屋檐栖。 旧栽黄独如拳大,新种苍松与屋齐。 桂楫每随波上下,草堂恰似瀼东西。 太玄近日浑慵览,上有去年春燕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炼师的楼居。诗人在描绘炼师楼居的同时,还描绘了炼师楼居周围的自然风光。从炼师楼居的周围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炼师生活的清幽、恬淡以及炼师的隐逸情怀。 第一句“闻道楼居山色近”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1. 飞舄:神话传说中,王子乔乘着一只白鹤飞去,他的舄就落在了树上。 2. 三岛:指蓬莱山、方丈山、瀛洲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3. 五云乡:指天上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4. 石坛瑶草:指仙人的居处。 5. 赏析:全诗通过描绘王令游览上清宫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诗人对王令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游历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冀的《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 其六》是一首诗歌,通过描绘蓬莱高阁、碧山与秋水相映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1. 蓬莱高阁枕秋水:诗人想象中的蓬莱高阁就座落在宽阔的秋天的水面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里的“秋水”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水域,而“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两者结合,形成了一幅神秘而又宁静的画面。 2. 开窗正与碧山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其二 有客苦吟生白发,常时得句似黄初。 牧羊旧识左元放,瘗鹤近临陶隐居。 石田岁晚惟收秫,野水秋深堪种鱼。 莫信文成能玩世,饭牛虚写腹中书。 注释: 1. 有客苦吟生白发 - 指有人因为过度的写作而感到疲倦,以至于头发都变白了。 2. 常时得句似黄初 - 意思是他经常能够写出优美的诗句
童冀的《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其五》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古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分析: - 东海扬尘又几年:这里描述的是时间的流转,如同东海的尘埃被风吹起多年未散。这可能象征着人生的变迁或世事的无常。 - 神山无地可求仙:神山通常指的是道教中所说的神仙居住之地,此处表示即使有求仙之心,却无处寻找到理想的修行场所。这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的《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的第三首,共三句诗。以下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 1. 诸公衮衮登西掖,有客悠悠卧北窗。 2. 当代人才殊不乏,如君国士谅难双。 3. 风流江左闻诸谢,耆旧襄阳忆老庞。 4. 见说山斋新酿熟,瓦盆能共倒秋缸。 译文: 1. 各位官员纷纷登上朝廷的高位,我则闲适地躺在北边的窗户下。 2. 当代的人才非常众多
【注释】 句曲仙人:指传说中隐居在句曲山的仙人。 扶疏:形容竹树茂盛的样子。 高人:指有高才的人。 诸子:指古代的学者。 孝感:指有孝行感化天下。 闲居:指隐居生活。 最怜:最喜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人的诗。首联写句曲山中隐士的生活和环境,颔联赞美他们超凡脱俗的高远志向,颈联写他们的高尚品德与精神风貌,尾联写诗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丽,格调高雅,语言优美流畅,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征君:诗人对友人的敬称。碧山,指隐士居住的地方。墙头:指山墙。薜荔(bìlì):一种藤本植物,花叶可做药用。秋阴:秋天的阴凉。筼筜(yúndáng):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像箭杆,根可入药。人言:人们的说法。遗逸:超俗脱尘。画图:这里指隐居生活。竹西:用东晋王徽之的故事,他住在剡县,经常乘船在溪边游玩,看到一位女子在门前种竹子,就问这是何物,答说:“此君家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