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久客厌城府,年来旋买碧山栖。
墙头薜荔秋阴合,屋角筼筜云影齐。
人言遗逸似柳下,我忆画图如竹西。
有约明年定相过,杖藜随处踏春泥。
【注释】
征君:诗人对友人的敬称。碧山,指隐士居住的地方。墙头:指山墙。薜荔(bìlì):一种藤本植物,花叶可做药用。秋阴:秋天的阴凉。筼筜(yúndáng):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像箭杆,根可入药。人言:人们的说法。遗逸:超俗脱尘。画图:这里指隐居生活。竹西:用东晋王徽之的故事,他住在剡县,经常乘船在溪边游玩,看到一位女子在门前种竹子,就问这是何物,答说:“此君家之竹。”于是王徽之在门上写了“清风明月”四字而去。杖藜(cí):拄着拐棍。
【赏析】
《再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作于元代。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首联点明诗题,是酬答友人之作。征君,即诗人的朋友,久客厌城府,说明他厌倦了京城的生活;年来旋买碧山栖,说明他买了一座山来隐居,过着闲适的生活。
颔联写山居的景色。墙上爬满青藤,秋天阴天合拢;屋角长着竹子,云影与它的顶端齐平。
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人言遗逸似柳下;我忆画图如竹西,意思是说我想起了你就像看见了一幅图画一样,它好像在说:你的遗世独立,不染尘埃,就像柳树之下一样。
尾联写诗人和友人约定明年再次相会,杖藜随处踏春泥。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约定明年再相见,我会拿着拐杖到处走,踩着春天的泥土,去拜访你。
全诗以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流露出一股隐逸之风,抒发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