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菌巢陈外史,辟谷几年餐日华。
烧丹每说勾漏令,妙墨能追蔡少霞。
案上阴符书柿叶,床头春瓮酿梅花。
也知别有沧洲趣,临水时时系钓槎。
童冀的《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其四》是一组充满诗意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我识菌巢陈外史,辟谷几年餐日华。”
注释:通过“菌巢”暗示隐居的生活状态,“陈外史”指历史上的隐士或仙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隐逸文化的兴趣。同时,“辟谷”即不食五谷,反映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和修行的方式。
译文:我认识那些生活在山林之外的隐士,他们远离尘嚣,过着简朴的生活,几年来只以日光为食。
赏析:这句诗通过“菌巢”、“陈外史”等词汇,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文化的敬仰和向往。第二句:“烧丹每说勾漏令,妙墨能追蔡少霞。”
注释:烧丹是一种道教炼丹术,“勾漏令”可能是指古代某种特定的药物或炼丹方法,而“蔡少霞”可能是一个与书法或文学相关的名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炼丹术和书法艺术的推崇。
译文:他经常提到勾漏令这种特殊的炼丹方法,他笔下的字迹能够追得上蔡少霞那样的书法大师。
赏析:诗人通过对炼丹术和书法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这些领域的深厚兴趣和高超技艺,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第三句:“案上阴符书柿叶,床头春瓮酿梅花。”
注释:阴符是古代兵书之一,“柿叶”可能象征着秋天的收获和成熟,而“春瓮”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酿制的过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案头研读兵书,床头酿制梅花酒的场景。
译文:书桌上的阴符书籍被翻得发旧,而床头的春瓮里已经酿好了梅花酒。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读书和酿酒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童冀的《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炼师六首其四》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