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铎
长忆苏家好弟兄,夜床听雨复寒城。 一时会合真难事,千古风流尚此情。 碣岭北来云作阵,桓山东去石为茔。 青樽落日无穷恨,又是阳关第几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长忆苏家好弟兄,夜床听雨复寒城。 - 关键词: 长忆、苏家、好弟兄、夜床听雨、复寒城 - 注释: 诗人长久地怀念那些在苏家共度时光的兄弟。他们共同度过寒冷的夜晚,倾听着雨声,彼此陪伴,情感深厚。 - 赏析:
【注释】 开:展开。水国:指江河湖海等水乡。官河:指汴河。岐路:岔路口。心妨斥堠(hòu):妨碍瞭望的心事;斥堠,瞭望哨所。野田生事:指野田里滋生了杂草。金:黄金。 【赏析】 《春愁》,这是一首抒发羁旅思归之情的诗。 开头两句写登高远望。“独上高楼望眼开”,一个“上”字写出了诗人登上高楼时的孤独寂寞和苦闷。“望眼开”三字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眺望远方、思念家乡时的那种惆怅和无奈。 诗人把目光由远及近
【注释】 (1)曰川:即李白,字太白。 (2)分韵得林字:是唐代文人雅集时,以诗为乐,互相酬唱的一种游戏。分韵得某字,即按字分韵进行赋诗。 (3)主情珍重十分深:指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4)洒债诗盟:指诗人与好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5)此日开轩留客意:指诗人在今日开轩留客。 (6)当年虚席待君心:指诗人当年虚席以待友人的到来。 (7)西郭:西面的城郭。 (8)伐木如闻在远林
【译文】 病后春天已过了一半,萧瑟的秋风吹动着白发。午饭时仍应吃稀粥,春天的衣衫换成罗衣。筋疲力尽妨碍我骑快马外出,路上遇见行人多了也感到陌生。百年之后醒来如此境况,青山依旧何必再问奈尔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写罢即逝的感慨。首句“病起风光四月过”,四月初春已过,而诗人却卧病不起,这正与杜甫《曲江》一诗所说“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相类。次句“萧萧双鬓不知皤”
与师召过北海子因忆宾之相约不果 鸟外青山宿雨过,马头西望郁嵯峨。 烟光欲堕连云起,秋色平分隔水多。 歧路有情方坎坷,客心无赖益蹉跎。 归来莫怪相期晚,不出从嗔奈尔何。 注释: 1. 鸟外青山:鸟儿在远处的山中休息,天空中飘着细雨。 2. 马头西望:诗人站在马背上向西望去,看到西边的景色。 3. 烟光欲堕:烟雾缭绕,仿佛要坠落下来。 4. 连云起:云雾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连绵起伏的景象。 5.
【注释】 次儒珍韵:指杜甫的诗。次,次序、分类的意思。 海岭:海中之山,指海南岛。 十年:十年间。 梦里违:在梦中违背。 红尘世路:红尘,人世,指尘世之路。 屋头流水:指屋前屋后的水流。 门外青山:指屋外山峦。 松阴:松树的阴影。 柴扉:柴门。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一作《和杜少陵赠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表现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首联写诗人在海南生活了十年
这首诗是明朝谢铎的作品《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其一》,通过描绘清明节谒陵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灵的敬仰之情。下面将一一展开诗句的解释、译文、赏析和注释: 1.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四庙衣冠尚衮龙:形容祭拜的场所庄严肃穆,四座庙宇的服饰如同帝王般庄严。 - 遗弓欲泣荆湖鼎:形容历史的痕迹深深烙印在心中,如失弓之悲难以抑制。 - 汉寝自应传百代:暗示着汉朝的宫殿遗址能够流传到后世。 -
【注释】 次韵杨维立编修与兄维贞侍御侍班述怀之作:次韵,即和诗。杨维立是当时著名的词人,他的弟弟杨维贞也以词名世。杨氏兄弟在翰林院供职时,同侍班于皇帝面前。这首和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禁鼓初严晓促班:清晨的钟声刚刚响起,朝班就结束了。 佩声遥在殿中间:朝班结束后,侍卫官们仍手持仪仗在殿堂中行走。 雁行侧立参差地,龙衮前瞻咫尺颜:仪仗队形像大雁那样排列着,而他们距离皇帝却很近。
以下是对《再次赏菊韵一首赠四叔父》逐句翻译及注释的详细解析: 1. 诗句释义: - “几见东风换物华”:意思是说,我几次见到东风改变了万物的美丽。东风常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此处则指季节的更迭。 - “平章宅里是谁家”:平章指的是显赫一时的人或事,宅里则指家中。这句话可能是在询问家中的主人是谁。 - “自怜天与冰霜骨”: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如同冰霜一般清冷而坚定
【诗句释义及赏析】送吴元玉冬官还南都:这是诗人对好友吴元玉的深情厚谊的表达。“冬官”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这里指吴元玉担任的一个官职。他即将离开这个岗位,回到南方的家。这首诗就是诗人为他写的一首送别诗。 相思何夕此相逢,又报离筵郭外供。 客路交期惊晚合,马头诗兴及春浓。 星辰夜静劳瞻夕,江海风高忆住冬。 安得湖州千袜绢,赠君东去写吴淞。 【译文】 在思念你的日子里,我们偶然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