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鼓初严晓促班,佩声遥在殿中间。
雁行侧立参差地,龙衮前瞻咫尺颜。
五色云中通御气,九重天远隔尘寰。
官曹旧接鸣珂里,几听前呵拥马还。
【注释】
次韵杨维立编修与兄维贞侍御侍班述怀之作:次韵,即和诗。杨维立是当时著名的词人,他的弟弟杨维贞也以词名世。杨氏兄弟在翰林院供职时,同侍班于皇帝面前。这首和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禁鼓初严晓促班:清晨的钟声刚刚响起,朝班就结束了。
佩声遥在殿中间:朝班结束后,侍卫官们仍手持仪仗在殿堂中行走。
雁行侧立参差地,龙衮前瞻咫尺颜:仪仗队形像大雁那样排列着,而他们距离皇帝却很近。
五色云中通御气,九重天远隔尘寰:天空中飘着五色的祥云,皇帝仿佛就在天上。
官曹旧接鸣珂里,几听前呵拥马还:以前在翰林院任职时,常常听到皇上的呼唤,现在虽然已不在朝廷为官,但还能听到皇上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维立和杨维贞兄弟两人在翰林院供职期间写的。当时,朝班刚刚结束,侍卫官们仍手提仪仗在殿堂中行走。诗人描绘了这种景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敬爱之情和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首句“禁鼓初严晓促班”,写清晨的钟声刚刚响起,朝班就结束了。这是诗人对当时朝政的观察和感受。接着,“佩声遥在殿中间”,写侍卫官们仍手持仪仗在殿堂中行走。这一细节描绘出宫廷中的繁华景象。然后,“雁行侧立参差地,龙衮前瞻咫尺颜”,诗人用大雁和龙来比喻皇帝,将皇帝比作高高的云端,仿佛就在他们的脚下,既生动又形象。最后两句“五色云中通御气,九重天远隔尘寰”,诗人想象着皇帝在天上的情景,将皇帝比作五色的祥云,将宫廷比作九重天。这种想象既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象征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敬爱之情和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