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庙衣冠尚衮龙,英灵千载此攸钟。
遗弓欲泣荆湖鼎,斩板殊深夏屋封。
汉寝自应传百代,秦泉何必锢三重。
白头官监劳供奉,晨鼓初停又暮钟。
这首诗是明朝谢铎的作品《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其一》,通过描绘清明节谒陵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灵的敬仰之情。下面将一一展开诗句的解释、译文、赏析和注释:
-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四庙衣冠尚衮龙:形容祭拜的场所庄严肃穆,四座庙宇的服饰如同帝王般庄严。
- 遗弓欲泣荆湖鼎:形容历史的痕迹深深烙印在心中,如失弓之悲难以抑制。
- 汉寝自应传百代:暗示着汉朝的宫殿遗址能够流传到后世。
- 秦泉何必锢三重:表示秦时的泉水无需被封印,它自然地流淌。
- 白头官监劳供奉:指年老的官员仍在为祭祀活动尽心尽力地服务。
- 赏析:
- 诗中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
- 通过对比“荆湖鼎”和“夏屋封”,强调了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 注释:
- “荆湖鼎”可能指的是楚国和湖南的鼎,象征着古代楚国的繁荣和湖南的历史地位。
- “夏屋封”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夏朝时期,象征古代文明的辉煌。
谢铎的《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 其一》是一首表现对古代文明尊崇之情的古诗。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感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以及对未来世代的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人的一种缅怀,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提醒,让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忘历史的厚重和文化遗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