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争群气欲酣,归鞭遥指路东南。
月低浅水寒生练,露下空山夜滴岚。
远近鸡声催晓漏,微茫人语识乡谈。
天涯岁岁逢寒食,故国谁同扫墓庵。
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 其三
万马争群气欲酣,归鞭遥指路东南。
月低浅水寒生练,露下空山夜滴岚。
远近鸡声催晓漏,微茫人语识乡谈。
天涯岁岁逢寒食,故国谁同扫墓庵。
注释:
- 万马争群气欲酣:成千上万的战马在争先恐后地奔跑,仿佛都在争夺着一股强大的气势。
- 归鞭遥指路东南:我骑马远去,指向了东南方向,那里是回家的方向。
- 月低浅水寒生练:月亮低垂,使得浅浅的水面上泛起了一层薄冰,如同银色的练子一般。
- 露下空山夜滴岚:露水洒在空旷的山上,使得夜色中的山峰仿佛被水滴打湿,形成了一道道白色的雾气。
- 远近鸡声催晓漏:从远处传来的鸡叫声催促着天明的到来,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 微茫人语识乡谈:模糊不清的人语中透露出家乡的方言和习俗,让人感到亲切。
- 天涯岁岁逢寒食:无论身在何处,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遇到寒食节,这是一个让人怀念家乡的时刻。
- 故国谁同扫墓庵:故乡的亲人是否也在扫墓祭祖呢?这个问题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怀人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清明节期间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万马争群气欲酣,归鞭遥指路东南”通过描绘战马争先恐后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颔联“月低浅水寒生练,露下空山夜滴岚”则通过描写月光下的水面、露水洒在山上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颈联“远近鸡声催晓漏,微茫人语识乡谈”进一步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情景,远方传来的鸡鸣声、近处的谈话声,都让人感到一种亲切的感觉。尾联“天涯岁岁逢寒食,故国谁同扫墓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每年的寒食节都是一个让人怀念家乡的时刻,而故乡是否有人在扫墓祭祖呢?这个问题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