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注释,把握全诗的内容和情感。 ①会稽:指浙江省绍兴市一带。云壑图歌:《太平御览》引《会稽记》:“张僧繇为会稽内史,人有遗以彩画云中望海势者,僧繇命左右于后作之。须臾问曰:‘何似?’其人曰:‘犹是望海而居,未若兹状也。’”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 译文:
诗句 - “耶溪沿水去,玉笥看云生。”:耶溪沿着水流蜿蜒而去,在玉笥山观赏到云雾缭绕的景象。 - “超金华兮度赤城,转天姥兮攀四明。”:超越金华峰越过赤城山,转过天姥山攀登四明山。 - “跨刘纲之一虎,叱初平之群羊。”:跨越刘纲,如猛虎般威猛;叱责初平,像驱赶着一群羊群。 - “开谪仙之石洞,剥兴公之翠屏。”:开启了被谪仙人所建的石洞,剥去兴公山上的翠绿屏障。 - “飞扬宿留皆仙赏
谢肃的《题曹娥碑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背景的诗歌,通过描绘曹娥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忠孝节义的赞扬以及对历史的感慨。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意解读: - 隐语与讽刺:诗歌中的“碑阴隐语亦了然”意味着在曹娥碑的阴影下隐藏着某种寓意或暗示,这些隐语虽然难以完全解读,但足以让人深思。 - 魏武无德:诗人批评魏武曹操,认为他在色丝(可能指女色)上的浪费和对孝道的不尊重,是对其道德品质的否定。 -
【解析】 1.题汪资深所藏柯博士竹木:题目是“题”,说明此诗为七绝,是一首咏物诗。“柯”指画家,“博士”指画工。“题”即写,“汪资深”是作者的友人。“藏”字表明此诗为咏物诗而非山水田园诗或边塞诗。2.奎章阁高风日清:奎章阁位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收藏历代帝王法书、书画和石刻的地方,也是收藏御用书籍的地方。“高风日清”形容奎章阁的气象雄伟。3.幽篁古木妙挥洒:翠竹丛生,茂密成林,苍劲有力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所作的《题何德儒所藏顾周道水石图》。下面逐句翻译和注释如下: 沄沄石下波,郁郁波上林。 (在滚滚的波涛之下,石底波涌;而在茂盛的林中,波涛之上,树木丛生。) 过桥仙客忽长啸,一鹤来自蓬山岑。 (一位过桥的仙人忽然放声长啸,一只仙鹤从蓬莱山上飞来。) 蓬山岑,不难至。 (蓬莱山并不遥远,易于达到。) 聊栖瀛海内,自适沧洲意。 (暂且栖息于瀛海之中,享受那沧海之滨的乐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杨子江风浪》。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杨子江值风 - 译文:我乘舟在扬子江上航行,正值风浪。 2. 金山一舸沿潮落,杨树沙高大风作。 - 译文:金山下的小船随着潮水的退去而落下,高大的杨树林子在狂风中摇曳。 3. 掀涛播浪舞阳侯,裂石漂沙驱海若。 - 译文:波浪翻滚如同舞动的阳光照耀下的阳侯(传说中的水神),巨石被冲刷,仿佛海水中的海神在驱使。 4.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白马湖东岁云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白马湖在东,湖水映照着天空,云彩已经散去,呈现出一片明亮的天空。接着第二句“残雪茅居俯林涧”,描述了诗人所居住的茅舍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和山涧,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第三句“邂逅南枝一点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惊喜,仿佛是偶然间发现了春天的气息。第四、五句“歘忽繁花千树粲”、“连空窈宨仙云深”
送钟伯震赴江陵 方城山高江汉长,江陵昔日居荆王。 累叶豪华不可当,五千馀里开封疆。 南冯苍梧带沅湘,北㩀陉塞连邹阳。 巫巴靖谧淮浙宁,师旅财赋雄且强。 合纵诸侯向山东,挥戈足驱秦虎狼。 盘血未干巳背盟,熊槐此谋诚不臧。 况复章华为内荒,亲密谗佞疏忠良。 竟入武关身殒亡,国人哀痛摧肝肠。 顷襄胡乃与秦平,大鸟不射空彷徨。 一朝白起拔郢城,两东门芜吁可伤。 后来牧守刘景升,坐谈西伯控一方。
羊肠坂 蹄轮相踵日南北,关吏独问余奚来。 我本石门云卧叟,偶客山东转山右。 尧舜之化虽寂寞,追寻禹迹聊奔走。 蟋蟀号寒再在堂,却随鸿雁向南翔。 此行周览太行了,匆复俯睨黄河阳。 河阳自是形胜地,天生许公才德备。 公乎去矣梁木堕,落日覃怀一长喟。 注释: 1. 蹄轮相踵日南北(蹄):蹄声相随。踵:跟脚后跟。2. 关吏(qú)独问余奚来:守关的官吏独自问我从何而来。 3. 我本石门云卧叟(yú)
诗句原文: 谁谓客行倦,怀古方悠哉。 清风吹逸兴,飞上琅琊台。 琅琊台临东海碧,西直嵩高莫霞赤。 半厓皎月分会稽,别岫凝云低碣石。 天高地回形势雄,越王曾驻旌旗红。 九霄宫榭瞰中国,今日辇路无行踪。 更有秦皇并汉武,恣意干戈毒天下。 岂不豪雄盖一时,俯仰乾坤亦奚补。 偶来观日出,即置黔黎三万家。 也复祠四时,万八千里飞龙车。 劳民耗国有如此,中夏外夷咸怨唾。 柰何二君不觉寤,欲火内烈无垠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