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注释】 幽蓟:指燕地的北部。 曲阜:指鲁国故都曲阜。 全齐:指齐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有齐、鲁等国。 东大藩:指东方大国燕国。 王室:指周王之族,借指周朝王室。 左奠:指渤海一带。 右㩀:指黄河以西。 形胜:地势形势。 贤哲:指贤良有才能的人。 丹书:指《太公》兵法和《孙子》兵法。 仲父:指孔子,因孔子为鲁国人,故称。 重经:指重新经营治理。 伊余:我。 皇明:指唐王朝。 文教:文化教育。 七篇
【译文】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 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 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 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 大儿击燕筑,小儿闲齐歌。 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 维昔至正末,日夜忧干戈。 太平今在斯,白发已鬖髿。 若复不为乐,徒死归山阿。 【赏析】 《饮龙头镇》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在饮龙镇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怀念之情。 “饮龙头镇”四句
【注释】: 淄川濯缨:指《诗经·齐风》中的“东方之日出兮,彼姝者子,我思旧乡,怀我所。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北方之凛凛兮,长萧萧而无色。望月怀远兮,见南夷。荒茫平野兮,白水荡漾。剑河横流兮,气蒸天。有美一人兮,清扬婉兮。舒情陈诗兮,劳心悄兮。” 淄川何悠悠:淄水在山东淄博,故称淄川。悠悠,漫长。 东北赴沧海:古人常把渤海比作沧海,所以这里指的是去往大海。 轻舟若可楫:轻如羽毛的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章丘县客舍》。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章丘县客舍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入章丘 平芜渺原野,遐路方悠悠。 忽逾沙河去,井屋喧阳丘。 朝烟带桑柘,鸣扈时相求。 加餐古驿馆,放马青蒲洲。 顾念驱车者,疾行无少留。 输粮售盐直,来自东三州。 三州在瀛澨,岛氓弄戈矛。 妻孥既遭虏,徭役仍不休。 吁嗟姜管远,孰缓苍生忧。 煮海利方急,攘夷功未收。
圮上有怀张子房 沂河、泗水东流不息,踟蹰犹豫立在山边。 本来就没有黄石期的预言,难道留侯还会忘记吗? 留侯本为韩国人,五世为辅相。 国家灭亡思报秦,买士椎髻浪游。 力政虽然不能免于死亡,意气却很壮美。 突然来到蛰龙蛇之地,举世皆不知去向何方。 授书有什么奇怪的吗?任侠诚真倜傥。 少年日以聚,誓𣣔取金镜。 邂逅隆准公,啸咜役诸将。 关中奄至席卷,汉业知已创。 归还佐横阳,以韩兴霸王。 惜㦲成见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公彦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如下: 鸡鸣起冠带,驱马出邹邑。 敬谒伏生祠,堂陛邈难及。 上古帝王书,冥心事时习。 惜哉乖世用,荏苒馀九十。 孰知天慭遗,绝学赖之立。 流传廿八篇,奥义诚乃急。 区区梅内史,所上何杂集。 古文反平易,今文独艰涩。 冥茫千载疑,欲剖空汲汲。 况复治道微,断简谁为缉。 问生寂无言,再拜重𢖳悒。 逐句释义: 1. 鸡鸣起床,系好衣帽,骑上马
【注释】 奉谒:前往拜见,谒:拜见。 孤山:杭州西湖上的一个小山。起千仞:形容山峰高峻。不与众峰俪:不和众山相匹敌。 飞甍:指庙中的屋脊。椒:一种香草。中列夷齐位:中列有夷、齐二位贤士的牌位。夷齐是商末两位贤士,以不食周粟而隐居首阳山,后为武王所召。 爰(yuān):发语词,相当于“啊”。从秦汉来,时节脩祀事:自秦汉以来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来这里祭祀。 此乡:故乡。过化:受到感化。仰止:仰望并取法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某一天所作,以吊古和感怀为主。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尚父亮周室,夷吾翼齐侯 - 尚父是古代的忠臣,这里指的是周公旦,他辅佐西周,帮助武王灭商;夷吾是管仲,齐国的相国,曾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 2. 尊王树伯烈,治国贻阴谋 - 尊王是指尊崇天子,树伯是指辅助诸侯,建立功业,治国则指治理国家。这里的“贻”字有留给后代的意思。 3. 奕叶擅强大,英灵萃营丘 -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悲古墓 - 注释:悲,表达哀伤;古墓,指已故之人的墓地。 - 译文:心中悲伤的是古代的墓地。 2. 西出莱城门 - 注释:西出,向西行进;莱,地名。 - 译文:向西走出莱城的城门。 3. 原陆何渺渺 - 注释:原,大地;陆,陆地;渺渺,形容广阔无边。 - 译文:广阔的原野多么辽阔无边。 4. 古墓如星罗 - 注释:如,如同;星罗,比喻星星般密集。 - 译文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一一对应”、“加上注释”“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诗歌,并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要与参考答案一致。 【答案】 (1)登高望远,极目所见,一片荒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