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
再过霍州 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 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译文: 我曾在这个地方治理过,经历过很多次的风尘之旅。 道路随着汾河弯曲,云雾围绕着霍山飘动。 从前我去过黄梅下雨的季节,现在我来到了秋天的白雁之季。 我的船只疲倦地漂泊在海上,不知道该去哪里才是归宿。 注释: - 霍州: 位于中国山西省,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和政治中心。 -
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人送的是他的好友王子之南都。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送光禄大夫王子之南都时以九庙功成迁:光禄大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地位较高。王子之南都是说王子将要南都,也就是去南方的地方。"九庙"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这里用来形容王子的职责重大。"迁"的意思是调动、迁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王子完成九庙的祭祀任务后,会被调往南方。 2. 圣皇崇孝理,恩命被仪臣
诗句: 奉天承帝戒,东省肃斋居。 1. 诗句解读: - “奉天承帝戒”中的“奉天”指的是忠诚于天命、皇帝的教诲,“承”表示接受与服从;“帝戒”则指帝王的警示或命令。整体表达了对皇命的高度尊崇和绝对服从。 - “东省肃斋居”中的“东省”可能是指某个机构或部门,如东省即明代的内阁;“肃斋居”描述了一种宁静严肃的居住状态,可能是在等待处理政务或进行思考时的情景。 2. 译文: - 忠诚地遵从天命
诗句释义: - 万里荒城暮:描述了一座荒凉的城池在夕阳下的景象。 - 三秋使节来:指的是秋天作为使者从远处而来。 - 共携杜陵酒:携带着杜陵的酒与石泉大司寇一起饮酒。 - 同上越王台:一同登上越王台,这个场景可能寓意着对过去的追忆或对未来的期望。 - 俊逸知高兴:形容某人英俊且才华出众,内心感到高兴和满足。 - 疏狂愧菲才:表示自己虽然有些放荡不羁,但并不认为自己有才能。 - 过从能几度
送钱银台自考部之南都 考功天部客,长啸出春明。 祖席开燕阁,繁花发帝城。 晚风催去舫,新月照行旌。 圣主思弘化,应还召贾生。 注释: 1. 考功天部客:指钱银台在朝廷的官职,考功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考核官员的功绩。 2. 长啸出春明:意思是钱银台在春天的清晨,带着豪情壮志地走出京城。 3. 祖席开燕阁:意思是钱银台离开京城时,在燕京的祖席上举行告别宴会。 4. 繁花发帝城
注释:在山东被提拔为少参的舍官 画舫春江渡,台高凤欲翔。 在春天的江上乘坐画舫渡河,登上高高的楼台,就像凤凰想要飞翔一样。 风生青琐闼,花静紫薇堂。 风吹动着绿色的门窗,花静静地落在紫色的堂中。 报政闻齐鲁,封章动庙廊。 向朝廷汇报政事,向朝廷进献奏章,震动了庙堂。 经纶应不负,咫尺仲尼乡。 应该能够施展才华,就像距离孔子不远一样。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起兴
【诗句释义】 圣主忧三蜀,中丞宪府开。西南全胜地,经济出群才。 节钺辞枫陛,风霜动柏台。鹭车应早发,闻有御中催。 【译文】 圣明的皇帝忧虑三蜀,中丞官在宪府开启。 西南是全胜之地,出类拔萃的英才。 辞别枫叶台阶的权杖,风霜吹动柏台。 鹤形车应该早出发,听说有御使催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唐中丞即将赴蜀任职的祝福和期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 1. 狱中集古十六首:诗人在狱中收集了十六首古代诗篇,这里指《东门行》。 2. 东岩同扉:东岩是诗人的住所名,同扉即共同居住的意思。 3. 天地身何往:天地之间,我身往何处去? 4. 故乡不可思:故乡已无法再想,因为自己已经被流放。 5. 萧萧北风劲:北风萧瑟,风力强劲。 6. 惨惨中肠悲:心中充满了悲伤。 7. 多病久加饭:身体多病,久病不愈。 8. 开怀无愧辞:敞开胸怀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岗自嵩高发,春来旺气生。 岗:山岗、丘陵。嵩: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是中国五岳之一。发:出现,生长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来临后,嵩山上的山岗开始生长出新的景象。 卿云千树合,修竹万竿清。 卿云:古代帝王和贵族使用的丝织物。千树合:形容数量之多。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万竿清:形容竹子高大挺拔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嵩山上有成千上万棵高大挺拔的竹子。 汉野曾龙卧
这首诗的译文是: 斋戒期间,我担任了司徒卿。 我恭敬地接受上天的命令,在东省内清静地居住。 竹荫覆盖着春天的台阶,月光照耀着夜卧的书卷。 天上的风传来了禁漏声,郊野的露水湿润了皇帝的车驾。 清晨起来处理朝事,我小心翼翼地整理我的佩饰和玉琚。 注释: 1. 斋居时隶司徒卿:在斋戒期间担任了司徒卿的职位。 2. 奉天承帝戒:恭敬地接受上天的命令。 3. 东省肃斋居:在东省内清静地居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