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
夜归宿公署 竹光明夜露,湖影浸秋城。 月白千家静,霜寒九陌清。 山舆归路并,风榻客窗横。 千古陈雷意,相从幸此生。 注释: 1. 竹光明夜露:夜晚的竹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露珠在竹叶上闪烁着光芒。 2. 湖影浸秋城:湖面上的倒影映照出秋天的城市景色。 3. 月白千家静:月光洒在千家万户,使得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4. 霜寒九陌清:霜降后的道路变得清新,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意,然后紧扣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句来分析景物特征,概括景物特点。同时要特别注意诗句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抓住这些因素展开联想、想象,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最后还应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体会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然后根据要求概括诗句大意。 【答案】 (1)“漠漠”形容荒凉,“夜坐”指诗人在平遥城寂寞地坐着。 译文: 漫漫的荒野之城在暮色中显得更加荒凉,飘荡的旅笛声让人心伤哀痛。 我独自坐着看着寒烛渐渐燃尽,愁绪也随着夜幕的降临而越来越浓。 冀北平原上的花朵争相开放,但是从秦地飞来的大雁却因为寒冷而不来。 时光流逝,岁月容易改变
【注释】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这里指蜀道。川南:《水经注》:“江水又东径南郑县南,故汉中郡也……其川曰南江。”汉江:即汉水。冲雨渡:冲雨,冲激风雨。 栈道:古代修建在山崖上的通道。拂云过:掠过云朵。应:回应。对月:指赏月。怀友:思念朋友。临杯:端着酒杯。浩歌:放声歌唱。三径:庭院小路。青萝:一种蔓生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刘司训而作。诗人写景抒情,借秋夜月下之景
诗句释义 1 寒江归去晚: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江边,随着天色渐渐暗淡,他准备结束一天的旅程。"寒江"描绘了天气寒冷的江面,"归去晚"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行程的结束。 2. 秋树望中疏:秋天的树梢因为叶子的脱落而变得稀疏,诗人站在远处观望,这种景象增添了几分凄凉和萧瑟。"秋树"指代秋季特有的树木,"望中疏"形容了树梢因季节变化而显得更加空旷。 3. 霜没金蟾影:这里“霜”是指降下的霜
【注释】 节妇:守寡的妇女。义女:指为父母尽孝的女儿。杨侍御:即杨敬之,唐代诗人,字诚之。题:题诗。悲风:悲凉的秋风。天暮:天色将晚。开帙(zhì志):打开书本。双真:指双亲。绿藿(huò贺):绿茎上的花。藿,一种植物,可食。芳梅未识春:指梅花还未盛开。三秋:一年中的第三个秋天,这里借指冬天。百折:形容意志坚定。岁寒身: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比喻坚贞不屈的人。谁秉如椽笔;谁执笔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西盘冢宰奏功入京 - 西盘:地名,指位于西方的某个地方。 - 冢宰:古代官职名称,负责国家政务的高级官员。奏功入京:向朝廷报告功绩后返回京城。 2. 北阙趋环佩,南都报治成 - 北阙:宫殿北面的门楼,此处指皇宫。 - 环佩:古代贵族佩戴的装饰品,这里可能指代官员的服饰。 - 南都:南方的城市或地区,这里泛指首都或其他重要城市。 - 报治成:报告治理的成就。 3.
卢秋官辞京部之南部为亲也 皇帝的京城(京都)春天美好,千家桃李花开。 你翻然离开宫殿(玉阙),谁不喜爱金台呢? 望得切(心悬着)秋天云层高远,心惊(担心)傍晚日头催促。 今天已承蒙皇上赏赐彩服,朝夕侍奉霞杯。 注释:卢秋官:即卢纶,唐代著名诗人。卢纶是中唐著名的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动乱时期,对边塞生活比较熟悉。这首诗是他辞离京城时作的。玉阙:指宫廷,皇宫。金台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端溪士人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端溪天下士”:端溪指的是地名,天下士则是指天下的才子。这里赞美的是那些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人。 2. “高卧在林泉”:高卧意味着隐居生活,林泉则代表自然之美。这里描绘的是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四海苍生望”:四海指的是全国,苍生指的是百姓
再过霍州 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 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译文: 我曾在这个地方治理过,经历过很多次的风尘之旅。 道路随着汾河弯曲,云雾围绕着霍山飘动。 从前我去过黄梅下雨的季节,现在我来到了秋天的白雁之季。 我的船只疲倦地漂泊在海上,不知道该去哪里才是归宿。 注释: - 霍州: 位于中国山西省,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和政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