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妙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华。诗的内容是送别心觉原之前往天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 下面是逐句翻译: 煌煌西方教,神化敷四海。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形容佛法的伟大和光明普照。西方教指佛教,神化指佛教的教化。敷四海,指佛教的教化遍及四海。 自从永平来,东渐已千载。 永平,东汉明帝年号(58-73),这里是借用永平的代称。东渐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千载,一千年的时间。 玄风被遐邈
饮绿轩 御儿溪水绿如酒,泂酌未须劳绠缶。 夜𣂏明月光入怀,朝洗落花香在手。 一瓢解尽全潮味,万斛倒泻县河口。 共坐层轩冰雪生,向来烦热今何有。 注释: - 饮绿轩:即饮绿亭,为唐代诗人李白所建,位于四川江油的青莲乡。 - 御儿溪水绿如酒:形容御儿溪水的清澈翠绿,仿佛是美酒一般。 - 泂酌未须劳绠缶:指在野外喝酒不必携带汲水的工具(如长绳或桶)来提水。 - 夜𣂏明月光入怀:夜晚月光洒在身上
美人独立潇湘浦,袅袅秋风生北渚。 美人在秋天的湖南边独步,微风吹过水面,发出沙沙声。 手把琅玕江水深,香璚泣露愁痕古。 手持着美丽的玉佩,在江水中感受水的清凉。 我有所思在空谷,翠袖娟娟倚寒绿。 心中所想的人在深山之中,她穿着绿色的衣裙,靠在寒冷的石头上。 云断苍梧殊未来,月明长照鱼鳞屋。 即使云断了,也看不见远方的山丘,只有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房屋。 译文: 美人独步秋江边,风送凉意到北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村的隐者的田园生活。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 东村有隐者:指的是一个位于村庄东面的隐士。 - 素发飒垂领:指隐者的黑色头发随风飘散,衣领也随风飘扬。 - 几上种树书:在书桌上种植着树苗,象征着隐者的生活简朴而自然。 - 门前钓鱼艇:门前摆放着一艘用来钓鱼的小艇,反映了隐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粳稌风露深
【注释】 彼樗:指樗树,一种落叶乔木。散木:不材之木,不成材。逾(yú):超过。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偃蹇:高耸、屈曲的样子。柯叶:树的枝条和叶子。萧森:萧条凄凉。适:适宜。任:任用。当世:当代。东溪:山名,在今江西清江县北。阴:同“荫”。清风:清风树,即梧桐树,又称梧楸,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邱中:指隐居之地。琴:古乐器,用桐木制成。萃止:聚集。怀人:怀念朋友。遗音:遗留下来的音乐。各遂
注释: 黄葵:指菊花。 庭树鹈鴂(tí jué)鸣,众芳迹如扫:庭院中树声鸟啼,百花凋零,就像被扫过一样。庭树鹈鴂鸣,众芳迹如扫。 爱此承露杯,扬英向晴昊:喜欢这捧在手里像露水一样的杯子,把花朵举向晴朗的天空。 黄中本通理,静退合天道:黄色的花瓣里面蕴含着自然的规律,静静地退却符合自然的道理。 所怀秉明德,非独颜色好:我所怀抱的光明的品德,并不是仅仅因为好看。 陶潜爱佳菊,归去苦不蚤
兰雪斋 阶前春雪埋,阶下幽兰生。 兰芳雪正消,流水循除鸣。 馨香既飘越,月露浩已盈。 长想读书处,散帙有馀清。 注释: ①阶前春雪埋:意思是说阶前被春天的雪花覆盖。 ②幽兰生:生长在幽静的地方。 ③兰芳:兰花的香味。 ④除:扫,清扫。 ⑤馨香:芳香。 ⑥散帙:整理书简。 赏析: 兰雪斋是诗人对书房的雅称。诗以雪为背景,写出书房中幽雅的景色和诗人的情趣。首联“阶前春雪埋,阶下幽兰生”
【解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易安轩”是作者在丰屋中所居之处,也是她以文会友之所。“南窗极低小”,南窗极小,但足以容膝之地,足见其宽敞。“知止庶不殆,适性聊自佚”,知足常乐,无欲则刚,适意自娱,无忧则闲。“邈哉古之人,瞻彼江上宅。桑麻被墟曲,榆柳荫沟术”,诗人仰望古代人居所,只见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和树木。“有子学书史,有田艺黍稷”,有儿子学习书史,有田地种植黍稷。“于焉悦亲戚,且以御宾客”
【注释】 ①述古:指苏轼的《东坡志林》。②胜选不在雪,其人贤且佳:比喻贤能的人不一定要在大雪中显现。③苏公:苏轼,即苏东坡,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④成印:指苏轼所作的印章。⑤秦文:秦观(字少游),北宋著名词人。⑥冥漠:深远广大。⑦尚友遗形骸:仍然保持与古人交友的情态。⑧湛妙:深奥奇妙。⑨食无鲑:语出《诗经·小雅·甫田》:“鱼跃于渊,熊罴聚焉。……彼有旨酒,又有嘉肴。…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阳光普照大地的壮丽景象。首二句“出日何杲杲,照我床上书”是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光辉普照到我的床上;第三四句“阳和被万物,岂惟在吾庐”则是说温暖的阳光普照到万物之上,难道只有我家的茅屋才得到它的惠顾?末四句“夜气资息养,天光发灵虚”则是说夜间的阴气需要养息,白天的自然之光能启迪人的智慧。这几句诗中,有作者对光明的向往,也有对自然规律的赞叹,更体现了他追求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