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妙声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阳光普照大地的壮丽景象。首二句“出日何杲杲,照我床上书”是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光辉普照到我的床上;第三四句“阳和被万物,岂惟在吾庐”则是说温暖的阳光普照到万物之上,难道只有我家的茅屋才得到它的惠顾?末四句“夜气资息养,天光发灵虚”则是说夜间的阴气需要养息,白天的自然之光能启迪人的智慧。这几句诗中,有作者对光明的向往,也有对自然规律的赞叹,更体现了他追求光明
荷花咏 彼泽有嘉植,淤泥擢朱华。 宛在水中央,尘土无由加。 秀色一何丽,幽气静以遐。 群鱼戏其下,游蜂亦来过。 而爱君子心,独立终非他。 我欲集为裳,佩之以揭车。 临波托文鳐,遗彼帝子家。 采莲者谁子,日暮发清歌。 歌长路且迥,使我一咨嗟。 译文: 那片池塘中有美丽的植物,它们在污泥中拔节向上,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就像水中的仙子一样,美丽而不被尘土所侵扰。 它的花朵如此娇艳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根据注释提示理解诗句意思,然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最后进行赏析。 “吾慕管与鲍”,句意:我钦佩管仲和鲍叔牙的为人(他们都是齐桓公的相国)。“吾慕”,羡慕;“管”,管仲,春秋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鲍”,鲍叔牙,也是春秋时期著名人物,是管仲的挚友,两人曾同为商贾而贫贱交。 “结交忘贱贫”,句意
诗句: 密云遂崇朝,飞雨洒高阁。萧瑟傍松檐,委迤带烟郭。 译文: 天空中乌云密布,清晨的雨水倾盆而下,落在高高的楼阁之上。微风轻拂着松树的檐角,带着烟雾在城外弥漫。我坐在屋中,看着外面的池塘被雨水填满,听着林间花朵随风飘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诗中的“密云遂崇朝,飞雨洒高阁”描绘了天空中的乌云和雨水,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乔木岂无枝,高山亦有岑。 嘤鸣尚求友,我独无知音。 沉叹和氏璧,掩抑嵇生琴。 谁令抱奇蕴,恻恻多苦心。 注释: 1. 乔木岂无枝:比喻自己虽才华出众,但缺少一个能够理解自己的人。乔木比喻自己,枝比喻周围的人。 2. 高山亦有岑:比喻自己虽有才能,但遭遇挫折。高山比喻自己,岑比喻逆境。 3. 嘤鸣尚求友:形容自己虽然有才,但总感觉没有人能理解、赏识自己。嘤鸣比喻发出声音希望得到回应。 4.
贞寿堂 翼翼贞寿堂,肃肃贤者居。 堂上鹤发母,霓裳而霞裾。 贞节四十年,寿今八帙馀。 斯堂得嘉名,请试陈厥初。 母也实氏吴,番有先人庐。 良人溘先露,生计亦沦胥。 誓言赋柏舟,那复咏关雎。 志存杨氏祀,靡暇恤其诸。 大儿甫六期,小才五月馀。 辛勤立门户,寤寐课诗书。 崭然见头角,藉甚多名誉。 伯为邑大夫,仲随李轻车。 彩衣日就养,树谖满庭除。 兄弟进甘旨,夫人御板舆。 令德兼寿考,此乐复何如。
七夕已复至,徂暑适云消七夕节已经过去了,炎热的夏天随着云彩散去 候虫依砌响,梧桐带露飘 等待中的蟋蟀在墙壁上唧唧作响,梧桐树枝挂着清晨的露水 双星限河汉,孤月丽层霄 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之上 歘吸仰灵气,徘徊望斗杓 忽然间,他们被天上的灵气吸引,抬头望向北斗七星 独嗟天路永,空悲清夜遥 只感叹天河之远,只能独自在寂静的夜晚仰望星空 南飞有乌鹊,惆怅不成桥 南方的天空中
送汤漕使赴省 冉冉岁云暮,萧萧班马鸣。 蓐食俟明发,走赴公家程。 江南足粳稌,我仓今既盈。 中吴开饟台,转海趋神京。 国用食为本,均输寄非轻。 上计选才彦,君今及此行。 堂堂紫薇垣,冠佩罗群英。 愿言慎词令,专对贵尽诚。 江湖渺空阔,冰霰浩纵横。 岂不念逸乐,王事靡皇宁。 谖草日已长,春兰亦向荣。 当思倚门望,庶尽君子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杂言诗,全诗共三联。 首联“胡雁乘朔风,矫矫厉羽翼”,起承句“胡雁”点明了诗人的题旨,即咏叹胡雁。“朔风”,北国特有的寒风,寒冷、肃杀,正合胡雁南飞之状。这两句的意思是:胡雁趁着北方凛冽的朔风,高高地展开它那矫健的翅膀。“矫矫”形容其雄健有力、威武不屈的姿态;“厉羽翼”是说它的翅膀张开后显得格外地锐利,形象地描绘了胡雁振翅欲飞时的雄壮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振奋之情。
注释: 1. 西山一何高:西山多么高大,形容山势高峻。 2. 草树郁樽樽:花草树木茂盛得遮天蔽日。 3. 仙灵此焉宅:神仙居住在这里。 4. 尚有秦遗民:还有秦朝的遗民。 5. 我欲蹑丹梯:我想要踏上那通向仙境的丹梯。 6. 引手扪青天:伸手去摸那青蓝色的天空。 7. 天高迥无极:天空高远广阔,无边无际。 8. 欲上嗟无因:想要上去却没有办法。 9. 令天若可上:如果上天可以上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