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屋虽万间,所托在寻尺。
南窗极低小,亦足容我膝。
知止庶不殆,适性聊自佚。
邈哉古之人,瞻彼江上宅。
桑麻被墟曲,榆柳荫沟术。
有子学书史,有田艺黍稷。
于焉悦亲戚,且以御宾客。
赫赫通侯居,荣观亘阡陌。
持盈谅弗戒,百鬼瞰其室。
永怀栗里翁,旷达有清识。
欣赏方在兹,庶用警晨夕。
【解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易安轩”是作者在丰屋中所居之处,也是她以文会友之所。“南窗极低小”,南窗极小,但足以容膝之地,足见其宽敞。“知止庶不殆,适性聊自佚”,知足常乐,无欲则刚,适意自娱,无忧则闲。“邈哉古之人,瞻彼江上宅。桑麻被墟曲,榆柳荫沟术”,诗人仰望古代人居所,只见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和树木。“有子学书史,有田艺黍稷”,有儿子学习书史,有田地种植黍稷。“于焉悦亲戚,且以御宾客”,在此可以与亲人团聚并接待宾客。“赫赫通侯居,荣观亘阡陌”,富贵人家显赫一时,庭院深深,层层叠叠。“持盈谅弗戒,百鬼瞰其室”,自己居高位却毫无戒备之心,招致鬼神窥视。“永怀栗里翁,旷达有清识”,遥想那位高洁的隐士,他胸怀旷达,见识高远。
【答案】
①丰屋虽万间,所托在寻尺。②南窗极低小,亦足容我膝。③知止庶不殆,适性聊自佚。④邈哉古之人,瞻彼江上宅。⑤桑麻被墟曲,榆柳荫沟术。⑥有子学书史,有田艺黍稷。⑦于焉悦亲戚,且以御宾客。⑧赫赫通侯居,荣观亘阡陌。⑨持盈谅弗戒,百鬼瞰其室。⑩永怀栗里翁,旷达有清识。赏析:
这首诗为七律,首句起兴,点明主题。第二句写居室狭小,但足以容纳作者;第三、四两句写居住环境的幽静;第五、六句写家人的和睦,朋友之宾至;第七、八句写居高位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第九、十两句写居高位者对百姓的欺压;最后两句写隐居者的旷达和高洁。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质朴,风格沉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