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妙声
罗含宅前春水生,一柱观头黄鸟鸣。 注释:罗含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罗含宅”指罗含的居所,即现在位于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古镇境内的罗隐故居。“春水生”形容春天的江水波光粼粼,生机勃勃。“一柱观头”指的是一座桥或塔的顶端,此处泛指罗含宅前的观景之处。“黄鸟鸣”描绘了春天里鸟儿欢快的歌唱声。 吴船多上荆门路,我欲因之万里行。 注释:吴船指的是从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出发的船只
注释: 江东纸价最近能高,词客们春天里兴致更旺盛。 年老才情完全耗尽,徒劳地让雪花般的茧子来到东皋。 译文: 江东的纸张价格近期会更高,词人的春天兴致更加旺盛。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情逐渐消失,白白地让雪花般的茧子来到东皋。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小诗。首句写江东的纸张价格近期会更高,词人的春天兴致更加旺盛。次句写由于年老多病,才华减退,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挥洒自如了。末句则点明题旨
杂题画·其十二 五马南来王气空,石城江水动秋风。 客儿岂是忘机者,欲向东林结远公。 注释:五匹马从南方奔驰而来,象征着帝王的气运已经消失,只有石头城的江水在秋风中轻轻荡漾。这里的“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并不是忘记世事的人,而是渴望与东林寺的高僧结缘,一同探讨人生的真谛。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杂题画诗,其原文如下: 杂题画 凤毛新沐翠毵毵,春近瀛洲雨气酣。 晚下紫微归思切,长身独立望江南。 注释与赏析 - 凤毛新沐翠毵毵(sān shān): 这是对凤凰羽毛的比喻,形容头发如翡翠般浓密。"凤毛"是指凤凰的羽毛,通常被认为是尊贵和美丽的象征。"新沐翠毵毵"则描绘了凤凰刚洗完澡的样子,翠绿色的头发随风飘散,形象生动。 - 春近瀛洲雨气酣(hān):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李颀(701-770),字子羽,洛阳人,盛唐四杰之一。他的诗多描写战争与边塞生活,风格豪放雄壮。 2. “此马真从西域来”,意思是这匹马是从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来的。西域在古代是指现在的新疆、中亚一带。这里的“西”指的是西方,“域”指的是地域或国家的范围。因此,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匹马是从西域来的。 3. “圉人高鼻复于思”
杂题画 梦入梨云路不分,幽香多在定中闻。 起来写得横窗影,寄与山中满谷云。 【注释】 杂题:即题画诗。 梨云:喻指梦境。 幽香:暗寓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定中闻:指梦中闻得幽香。 横窗影:指梦中看到妻子的身影。 山中:指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 满谷云:指梦中所见之景,如同满山遍野飘动着白云。 赏析: 这首《杂题画》是一首题画诗,以“梦”为媒介,抒发了作者对远去妻子的怀念之情
杂题画 陇上辍耕春雨馀,牧儿黑色短裙裾。 只疑李密归田去,牛角胡为不挂书。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陇上辍耕:描绘了一位牧童在春日的陇上停下耕作的场景。“陇”指的是古代的农田,通常位于山间或平原之上,而“辍耕”意味着暂时停止耕作,可能是休息或等待其他事情的发生。这里的陇上可能暗示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春雨馀:春雨过后,天气渐暖,植物开始复苏
【注释】 五马浮江:指晋王司马睿渡江南来,建都建康(南京)。化龙:比喻王者兴起。琅琊王业:指琅琊王司马睿的功业,司马睿曾被封为琅琊王。藉诸公:依靠各位大臣的帮助。 江南春草:指江南一带的春天。若个:哪个。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晋王司马睿南渡后在江南建立王业、寄情山水生活的杂题诗。 首句“五马浮江一化龙”,是说晋王渡过长江,在江东建立了王业。这里用典故。五马,指皇帝仪仗中的马匹。化龙,指帝王兴起
杂题画(一作《江上渔者》或《沧浪曲》) 故国江山入莫秋,烟波留与后人愁。 古今不预兴亡事,只有沧浪独钓舟。 注释: 1. 杂题:一种没有固定题目和内容的诗歌体裁,多用于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2. 画:这里指诗的标题。 3. 故国:指作者的故乡,也泛指国家。 4. 烟波:烟波浩渺,水波连天。 5. 后人:后来的人。 6. 兴亡:兴盛和灭亡,指国家的盛衰。 7.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桑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杂题画》中的一句。整首诗如下: 杂题画 何人画此好头赤,绝胜天厩玉连钱。 龙媒散落在何处,苜蓿秋风生暮烟。 译文: 是谁画出了这样美丽的画面?它比天厩中的骏马还要漂亮。 那龙马的遗骸散落在哪里呢?只见秋风中飘荡着一片紫色的苜蓿花。 注释: - 何人:指什么人画了这幅画。 - 头赤:形容画得非常红,好像涂上了红色。 - 天厩:古代皇帝用来饲养马匹的地方。 - 玉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