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妙声
【注释】 江水春深荡客衣,皇华西去马騑騑。 铨衡(quán hén 权衡)自任南曹重,斧绣犹兼直指威。 下榻(dià 投宿)定留徐孺子,临江长忆谢玄晖。 从容归接鹓行旧,谏疏频烦达紫微。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人以“次韵”为题写送张员外调选江西的诗作,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愿和对他即将离开的惜别之情。此诗首联描写朋友离去时的情状;颔联写张员外此次赴任的重任;颈联写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淮阳先生山水画的诗。淮阳先生喜欢画山,他的画笔一挥,就能画出万里之遥的山脉。他的画作中,既有金碧辉煌的寺庙依山而建,也有绿树成荫的小径。 在竹丛间鸟儿啼叫春雨已经停歇,洞口处花儿飘落,晴朗的天空中白云悠闲地飘过。我知道先生的高志在山林之中,所以我就在这里搭建了溪桥,希望能与他相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淮阳先生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开极规模自有初,旧章纷乱欲何如?黄河疏凿功何补,楮币更张术已疏。西郡少年持国是,中原文学滞公车。河南寇盗由谁致,天下兵戈遂莫除。”然后分析每句诗内容,最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甲午岁感兴”中“甲午岁”即“甲午年”,指公元1844年。“感兴”意为有感而发或有所感触而写。此联是说
秋兴 溪上凉风吹早秋,长空澹澹水东流。 芙蓉露泣吴宫怨,苜蓿烟连汉苑愁。 贡赋未全通上国,王师近报下西州。 关山万里同明月,遍照诗人自白头。 【注释】 1. 秋兴:秋天感伤的诗作。 2. 溪上:指江边的小溪上。 3. 凉风:秋风。 4. 早秋:深秋。 5. 澹澹:形容天空、水波等很平静的样子。 6. 芙蓉露:荷花上的露珠。 7. 吴宫怨:指吴地的宫女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哀怨。 8. 苜蓿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1.松生厓石间,其势不两大。 2.松根与石斗,摩轧发奇怪。 3.文章世所惊,风气日以坏。 4.椎剥斧斤余,俱伤而并败。 5.情文困追琢,至道在稊稗。 6.上人禅者流,独往脱天械。 7.燕坐一室中,心游大千界。 8.松风与石濑,萧瑟杂滂湃。 9.物我澹相忘,灵虚绝纤介。 10.瞻彼五髻峰,峭拔出天外。 11.长松将秀石,出入妨而隘。 12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心觉原宜晚轩: - 心觉:内心感受。 - 原宜:应该适合。 - 晚轩:傍晚的轩(指建筑)。 - 译文:我内心感觉这里应该是适合傍晚时分的。 - 注释: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傍晚时分的宁静和舒适感的喜爱。 2. 青山多故情,慰我齿发莫: - 青山:指的是远处的山。 - 多故情:有很多往事的情感。 - 慰我:安慰我。 - 齿发莫:指岁月的流逝。 - 译文
【注释】 仙山图:描绘神仙居住的山。 芙容:即芙蓉,荷花的一种。插青天:形容芙蓉花像插入在碧蓝的天空中一样。 天近:靠近天边。可倚杵:可以靠在捣衣的杵上。 楼观:指高耸入云的楼阁和台观。栖曾厓:栖息在高山之巅。曾,通“增”,高大的意思。 日月出其下:太阳和月亮从山峰下面升起。 地无凡草木:地上没有普通花草树木。 人是灵仙侣:人们是神仙的同伴。 苍龙:古代传说中掌管南方的神灵。守重关
渔隐 青山当𦨣头,流水在𦨣下。 披襟独挥车,鸥鹭与同社。 我本避世人,初非渔钓者。 得鱼亦不卖,有酒聊自写。 百年如过鸟,万物犹一马。 与世久相忘,胡为不予舍。 注释: 1. 青山当𦨣头:形容山峦耸立,如同船的桅杆一般高耸。 2. 流水在𦨣下:水流从山脚流过,发出潺潺的声音就像船桨击打水波一样。 3. 披襟独挥车:形容诗人独自驾船,挥动帆篷的样子。 4. 鸥鹭与同社
注释: 东皋杂兴其六:吴王(周代)在山阴避暑,水殿生凉风。 野草荒烟那复识,空留遗恨到如今。 译文: 吴王避暑在山阴,水殿风生白苎吟。 野草荒烟哪还能认识,只能留下遗恨到如今。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吴王避暑的山阴美景,以及他离去后留下的遗憾。首句"吴王避暑在山阴",点明了诗人要描绘的对象是吴王在山阴的避暑生活。第二句"水殿风生白苎吟",描绘了吴王在水殿中吟咏的情景。第三句"野草荒烟那复识"
注释:梅花的玉质雪白,本来清纯真实,却不知怎地染上了客尘。只有溪上的明月能映照我,使我的思绪如生。 赏析: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志节。“玉雪本清真”一句是说梅花的本性就如雪一样纯洁。“无端染客尘”句是说梅花被染上世俗的尘埃。“祇应溪上月,照我意生身”两句,意思是只有在溪边清澈的月光下,才能映照出我内心纯净、坚韧的意志。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