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极规模自有初,旧章纷乱欲何如?
黄河疏凿功何补,楮币更张术已疏。
西郡少年持国是,中原文学滞公车。
河南寇盗由谁致,天下兵戈遂莫除。
偃月堂深资鬼蜮,伏波军败纵鲸鱼。
百年人物关衰盛,一代经纶属卷舒。
丞相出师应有表,草茅忧国岂无书。
畴能一吐平淮策,为尔排云谒帝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开极规模自有初,旧章纷乱欲何如?黄河疏凿功何补,楮币更张术已疏。西郡少年持国是,中原文学滞公车。河南寇盗由谁致,天下兵戈遂莫除。”然后分析每句诗内容,最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甲午岁感兴”中“甲午岁”即“甲午年”,指公元1844年。“感兴”意为有感而发或有所感触而写。此联是说:当年(即1844年)的我感慨于时局的动荡不安,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

颔联“黄河疏凿功何补,楮币更张术已疏”。意思是说:黄河的水患问题,即使疏通河道,也无济于事;用纸币代替铜钱的尝试,也已经失败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政的不满,以及对时局的无奈。

尾联“西郡少年执国是,中原文学滞公车。河南寇盗由谁致,天下兵戈遂莫除”。“西郡少年执国是”,指的是当时的一些年轻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随波逐流;“中原文学滞公车”,则是指中原地区的文士们因为政治腐败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于人才不能得到重用的惋惜之情。

尾联“偃月堂深资鬼蜮,伏波军败纵鲸鱼”。“偃月堂”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象征着权臣当道的局面;“伏波军”则是东汉时期的一支军队,以英勇善战著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和对正义力量的渴望。

尾联“百年人物关衰盛,一代经纶属卷舒”。“百年人物”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一代经纶”则是指他们留下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经验的珍视。

尾联“丞相出师应有表,草茅忧国岂无书”。“丞相”指的是当时的宰相,他曾经出师讨伐叛军;“草茅”则是指普通百姓,他们的心声往往被忽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的追求以及对于普通百姓的关心。

尾联“畴能一吐平淮策,为尔排云谒帝居”。“畴能”是古汉语中的敬词,用于称呼别人;“一吐平淮策”指的是说出平定淮河的策略;“为尔排云谒帝居”则是说为了你们的利益,我要去向皇帝陈述意见。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渴望以及对于政治改革的期望。

【答案】

①开极规模自有初,旧章纷乱欲何如?黄河疏凿功何补,楮币更张术已疏。②西郡少年持国是,中原文学滞公车。河南寇盗由谁致,天下兵戈遂莫除?③偃月堂深资鬼蜮,伏波军败纵鲸

鱼。百年人物关衰盛,一代经纶属卷舒。④丞相出师应有表,草茅忧国岂无书。⑤畴能一吐平淮策,为尔排云谒帝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