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一片残阳树梢明,百禽争鸣噪雨晴。西风鸿雁落沙汀,远归的船,渔夫吹着悠扬的笛声。 烟草随人行走,前山青翠未曾了,后山横斜,山河人物斗峥嵘。黄尘路上,鞍马笑对人生的艰辛。 注释: - 小重山:词牌名,此处指一首词。 - 片:量词,用于形容物体的部分。 - 残阳:太阳快要落山时发出的微弱光芒。 - 树上明:树枝上有阳光照射,显得格外明亮。 - 百禽争啼:各种鸟鸣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晓起清愁酒盎空。 清愁缘底事、别离中。 登临无地与君同。 青山色,山外更重重。 落尽海棠红。 蔷薇新破萼、露华浓。 牡丹芳信一帘风。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 注释: - 晓起:清晨起床。 - 清愁:深深的忧愁。 - 缘由:原因。 - 无地与君同:没有地方可以和你一起。 - 重山:重叠的山峦。 - 落尽:凋落殆尽。 - 蔷薇:一种花。 - 破萼:花开时花朵张开的样子。 - 芳信:花香。 -
【注释】漠北云南路:泛指北方或西域的道路。九千:《汉书·武帝纪》说汉武帝曾东巡海上,见日出东方有赤气,以为吉祥,遂改历、易服色,并派方士寻找蓬莱仙药,因事涉匈奴,被李陵所犯。后以此借喻边塞。旧年:去年。 玉梅:即腊梅,农历十二月开花,花白色,清香。寂寞老江边:冷落地生长在长江边。春风软,杨柳得春先:春风柔和,杨柳最先发青。 斜月照吟鞭:斜月照在诗人的马鞭上,诗人正骑马行走。可人难似月、缺还圆
小重山 · 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首诗是端午节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习俗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诗句的解释及赏析: 1.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注释:端午节时,到处都忙着制作艾草和菖蒲的香料。谁家的孩子与女儿一起庆祝这个节日呢? -
小重山 笑问西风一叶舟。阿谁招我上,武林游。岂知身世两悠悠。西湖好,孤负桂花秋。 应笑乐平侯。无端千百计,一场休。愿将功烈阐皇猷。南飞雁,莫为稻粱谋。 【注释】 笑问:笑着发问。西风:秋风,此处指南宋时期偏安江左的统治者。一叶舟:指一叶小舟。武林:今杭州一带,古时称杭州为武林。 逍遥游: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西湖好:西湖景色优美。孤负:辜负,有愧于。 南飞雁:大雁南飞。 【赏析】
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 眉月画应慵,瘦臞□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疏影下银床。 注释: - 秋入瑶台玉簟凉(秋天到了,进入高耸的瑶台,感觉凉爽宜人) - 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荷花的香味在暗处弥漫,好像穿越了紫荷乡) - 软□罗扇动清商(柔软的罗扇轻轻扇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 霜渐老,庭外菊初黄(随着时间推移,霜开始融化变老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属中调。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上片第一、二句对起,下片第三、四句对起。 阴阳颠倒一声雷:指日食。阴阳颠倒,天变也;一声雷,日食。 忽然惊睡觉,梦中回:指日食发生时,人们惊醒睡眼朦胧。 迷云拂尽慧光开:指日食过后,乌云散去,阳光普照大地。 抱个日头来:指太阳重新出现,光明照耀人间。 温养结仙胎:指日食后,人们开始休养生息,祈求平安。 越灵台:超越凡尘
小重山·蕤女归宁还襄阳江边蒹葭白露晞,云间鸿飞稀。人情难别庭闱。携幼艇,溯流归。七十古来稀。乃翁筋力未衰微。岘山非远违。犹能往,清泪莫沾衣。 注释译文及赏析: - 原文: 江渚蒹葭白露晞。 云间浑未有、蚤鸿飞。 人情难在别庭闱。 携诸幼、孤艇溯流归。 七十古来稀。 乃翁筋力,尚未衰微。 岘山不是远相违。 - 翻译: 江边的芦苇和蒹葭上已经挂满了白霜,太阳刚升起的早晨
【解析】 此词写风雨折花。上片“早是清明应候风”,写清明时节,风雨大作,春光已逝,唯有残花还在枝头。下片“最惜牡丹丛”三句写风雨中牡丹被吹落,作者不忍看,于是借花为题,写了一曲《小重山》,劝慰友人饮酒赏花。 【答案】 注释译文 早是清明应候风:早先就是清明时节,天气正晴朗。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像大海的波浪那样汹涌澎湃,向高空冲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更兼泼火雨冥蒙:加上又降下暴雨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自古高人远市廛:自古以来,隐士都是远离尘嚣,居住在深山里。 超然离俗表: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隐林泉:隐居山林之中。 曾闻宣圣有遗言:曾经听孔子说过遗世独立的话。 仁智者:仁义道德的人。 山水窟中安:在山水之间安家落户。 无事恼心间:没有烦心事打扰心情。 猿鹤为朋友:猿与鹤都是长寿之兽,可以作朋友。 养成丹:修炼成仙。 白云深处乐幽闲:在云层深处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