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主要景物,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赏析;最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注意要联系全诗加以理解。解答时要注意,首先要指出本句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然后分析它在整首诗中的作用;最后指出它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此词上片写景。“杨花糁玉尘”三句是说:枝上的杨花如细雪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这一句是写眼前之景
【注释】 中庭:庭院。翠条:绿色的树枝。碧纱窗:绿色的纱窗。长凉飙(biāo):凉爽的风。潮来涨水恰平桥:潮水来上涨正好和桥平齐。疏韵响:清幽的风声。芭蕉:一种常绿阔叶植物,叶子呈长椭圆形,花期在夏秋之交。 【译文】 一夜,庭院里拂动了绿色的枝条。窗外雨声阵阵,清凉的风在吹。潮水上涨了,正好把桥顶平。添了清幽的景致,清风吹进了芭蕉林。 坐久了香篆慢慢消失。多情人去了以后,信音杳然不传
《小重山·春夜喜雨》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写农家在农事之余,欣赏春夜雨景,感受着雨后新晴的舒畅心情;下片写春夜积水满塍,露秧生针,杜鹃啼声,渲染了春夜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景象。全词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农民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心情。 小重山 · 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 乐岁农家喜夜春。朝来收宿雾,快新晴。云移日转午风轻。香罗薄,暄暖困游人。 译文: 在丰收的一年,农家喜悦地享受着夜晚春光
小重山 春日归来如许长。不知偿此意,几何觞。老人临酒兴犹狂。溪山主,终不道山王。 一雨罢耕桑。平生欢喜处,是吾乡。与君花底共风光。春莫笑,花不似人香。 注释: 1. 小重山: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绿腰》《倚春风》《秋蕊香》。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句,前片四仄韵(句三平韵),后片两仄韵(句两平韵) 2. 春日归来:春天回来了 3. 如许长:如此长 4. 不知偿此意
小重山·红木樨次谢先辈韵 一种分香自月宫。人间清绝处,小山丛。谁将仙米掷虚空。丹砂碎,糁遍碧云中。 好是窦家风。年年秋色里,又香浓。风流全在主人翁。青青鬓,相映脸潮红。 注释: -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忆萝花”。 - 红木樨:桂花的一种,又称“金粟”或“银粟”,香气馥郁。 - 谢先辈:指词作者的前辈诗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赞美桂花来表达作者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 曾伴芳卿锵佩环:曾经陪伴着芳卿,她佩戴着清脆的佩环。 西风吹梦断,堕人寰:西风将梦吹断了,我被卷入了人间。 假饶无分入雕阑:如果能够没有分别地进入雕花栏杆。 窥妆镜,也合小溪湾:窥看梳妆的镜子,也适合在小溪边。 此地有谁怜:这里有没有谁会怜悯? 斜阳牛卧处,牧童攀:夕阳下的牛群休息的地方,牧童正在攀爬。 劝花休苦恨天天
小重山 晴浦溶溶明断霞。楼台摇影处,是谁家。银红裙裥皱宫纱。风前坐,闲斗郁金芽。 人散树啼鸦。粉团黏不住,旧繁华。双龙尾上月痕斜。而今照,冷淡白菱花。 注释: 1. 晴浦溶溶明断霞:晴空下的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2. 楼台摇影处,是谁家:远处模糊可见的楼台在夕阳下的影子里显得有些飘渺,让人不禁想知道那是谁家的住所。 3. 银红裙裥皱宫纱:女子穿着华丽的银红色裙子
小重山 一点斜阳红欲滴。白鸥飞不尽,楚天碧。渔歌声断晚风急。搅芦花,飞雪满林湿。 孤馆百忧集。家山千里远,梦难觅。江湖风月好休拾。故溪云,深处着蓑笠。 注释: - 一点斜阳红欲滴:夕阳的余晖犹如一滴鲜血般鲜红,仿佛要滴落下来。 - 白鸥飞不尽:白色的鸥鸟飞翔在空中,没有尽头。 - 楚天碧:楚国的天空呈现出一片碧绿色。 - 渔歌声断晚风急:渔民的歌声在暮色中的晚风中逐渐消失,而风也变得急促起来。
小重山 凉入秋檐雨意长。竹深啼络纬,响虚堂。一枝灯影耿昏黄。疏帘外,风度木樨香。 心事易成伤。燕支坡下路,语如簧。定仙螺子玉钗梁。鸳屏梦,应到旧韦郎。 注释: (1)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惜春令”、“罗敷媚”等。双调,五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三平韵,下片六仄韵、三平韵。 (2)凉入秋檐雨意长:秋天的屋檐滴落着清凉的雨水,雨声悠长。 (3)竹深啼络纬,响虚堂:在深深的竹林里
【解析】 此词写春日怀人。“隔水桃花”句,是说在隔着流水的桃林中,有如女子般美丽的桃花盛开着,而她却远在千里之外。“妆飞鹊”,化用汉代梁孝王刘武《上之回》诗“阳鸟飞而朱鹊举”。 【答案】 隔水桃花笑春风,妆飞鹊、镜台前。妆成犹带花容月,更闻蝉、叶付漪涟。驰寄与、人住玉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