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本
【译文】 灵祠何处,问几幅云峰,玉峰修耸。盘纡石径,看翠竹青黏,郁葱岩洞。碧瓦朱栏,林际俄翔铁凤。浮檐栱。乍朝霭迷离,晴岚飞动。 英魂曾入梦。是大将征蛮,貔貅坐拥。孤忠堪竦。堕飞鸢不愧,虎臣神通。膜拜祈年,顷刻风雷喧涌。明禋重,愿甘霖、常滋芳陇。 赏析: 这首谒广福王祠的词,上阕写谒祠所见景物,下阕写谒祠所感,全篇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开头一句“灵祠何处”,即向读者提出一个疑问
【注释】 1.慢:词牌名。 2.馀春:残春。 3.绿暗:指柳色深绿,遮暗了云天。 4.红残:指桃花凋落。 5.殢(tì):困倦。 6.霁(jì):雨过天晴。 7.做弄:折磨。 8.香絮蒙蒙:形容柳絮纷飞。 9.苍苔:青苔。 10.愔愔门巷:幽静的街巷。 11.侵:沾。 12.南天:泛指南方。 13.犵(què)鸟:一种能学人语的鸟。 14.归未:归来未? 【译文】 春天将尽,柳色深绿遮蔽了天空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长昼:指漫长的白昼。③翠阴如幄:绿荫如同帐篷一样,笼罩着树木。④蜜熟:蜜蜂将成熟的花蜜酿成蜂蜜了。⑤华屋:精美的房屋。⑥梅子:指初夏时节的梅子,是夏季果实的一种。⑦冥冥:细密的样子。⑧屏山曲幕:屏风上的山水画。⑨清簟:竹席。⑩炉烟:指熏香的烟雾,泛指炉中的火气。⑪画敲棋:指在画上敲打棋子,即以书画为乐,或指绘画和下棋两种娱乐。⑫白苎:白色苎麻布制成的短衣
十二郎秋水时至,泛舟通惠河即事 【注释】 十二郎:指李贺的侄子李十二,名晋肃。李贺曾写过《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又写过《李凭箜篌引》诗:“吴丝蜀桐张高弦;一声未了一声来;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横琴批柱作三弄;雁落平沙江面无留痕,能上楼看星星否?李贺在《春坊正字剑子歌》中说“十二郎,深坐应难遣”,这里指他的侄子李十二。泛舟:乘船游湖。通惠河:古运河名,从北京到通州(通州县)
【注释】: 天抹微青、水皴细黛:天空像被微风抹去薄薄青色,湖水像被细笔勾勒出淡淡的黛色。 袅袅层波:层层波浪轻轻摇曳。 白鸥梦堕湖阴:白鸥的梦坠落在湖的南面。 一年好景从头数:一年中最美的时光要从头数算。 乍瞢腾、已到秋深:忽然之间又到了深秋时节。 最关情,几叠清笳,万户疏砧:最牵动人的情感是几声凄厉的胡笳和万户萧条的捣衣声。 苍茫难认长堤树:茫茫苍茫之中难于辨认长堤上的树木。 鬖髿瘦影
念奴娇·桂林除夕偶忆吴中屏风岩畔,又梅花如雪,年光欲换。宦迹天涯浑转絮,行到蛮溪黮厂。诸葛台荒,伏波山峻,往事千秋远。碧簪青带,韩公旧句曾选。 却忆乌鹊桥头,鱄◆江上,泛宅天随惯。小阁垆香熏柏子,景物吴趋清艳。金缕衣轻,玉箫声缓,是处堪肠断。神山风引,何时重倚栏槛。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 屏风岩畔:即屏风山。在今桂林市西北。 梅如雪:指梅花盛开时白花似雪。 年光欲换:一年的时间即将结束。
【注】①方伯:地方长官的尊称。②沈云犹认菰漂:意即天公仿佛还认得我,还记得我过去的生活。③桐圭:指桐花木。新茁:刚长出的嫩芽。 屈指前期,蓂荚刚周,欣逢此宵。是钱偿营室,添来良夜,波浅银汉,退去秋潮。驾鹊车娴,骖鸾路熟,渡口相携不用招。欢情永,胜寻常仙侣,信爽蓝桥。 注释:屈指:伸直手指计算时间。蓂(bīn)荚:指古代一种植物的种子,形状像豆,两两为一对。“蓂荚刚周”意思是说,屈指数算起来
忆旧游 · 忆吴中有感 记牵船胥浦,赁庑吴趋,胜地栖迟。崇让坊边路,乍绣襦甲帐,甥馆相依。春风海棠庭院,纤月写蛾眉。算垆爇双烟,篆镌重壁,旖旎芳时。 比肩曾艳说,尽拔钗搜箧,同度牛衣。那识尘缘浅,恨瑶京一去,难返香帏。寂寂海天清梦,肠断绣帘垂。只回首凄迷,海涌山遥感鬓丝。 注释: - 牵船胥浦:在苏州市吴中区西南。牵船胥浦,即今之苏州市胥门桥附近,是古时通往吴越地区的重要水陆通道。 -
这首诗的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春天里独自赏梅的场景。他首先提到了上元节后的连续风雨,春寒特别严重。接着,他描述了朔风吹动重幕的情景,让人不禁回忆起曾经在桂岭欣赏美景的日子。 诗人转向了室内的景象,他回忆了过去在天街上踏雪的经历。那时,他戴着茸帽,穿着紫裘,曾在花下驻足欣赏。然而,自从来到南国后,他再也没有看到过小桃红簇的景象。 诗人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和重点诗句来理解,注意不要遗漏题目要求的信息点。本题中,“百字令”为词牌名,“初至粤西使署作”是题目。第一句写自己初到广东任职,流年似箭,岁月不居。第二句说岭南道上没有阻碍的关卡,车马畅通无阻,我有幸被委以重任。第三句写自己愧不敢当,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好广西一带。第四句说自己虽然做了广西长官,但是桂州一带的美景仍可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