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鼎
注释: 1. 玉楼春:词牌名。 2. 上巳:古代节日,在三月初三。 3. 卜归期:占卜归期。 4. 薄落:轻飘落下。 5. 兰桨:兰草制作的船桨。 6. 寒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前一天。 7. 百六:指冬至后的第三个甲子日,即冬至后第一个月的第一个日子。 8. 飘红片片依残绿:飘零的红花和残留的绿叶相映成趣。 9. 燕蝶劳劳忙不足:燕子蝴蝶飞舞忙碌,但它们忙于什么呢? 10.
【赏析】 《南歌子·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组诗。此词是组诗的第三首。词以咏史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上片写景。起笔写秋空之景,点明时间,“树色樯间翠,波光鸟外明”,描写秋夜江上之景,“翠”指绿色,“明”指光亮。“忽闻鼓角动旗旌”,突然听到鼓声号角之声,看到旗影飘扬。“鼓角”指战鼓号角。这一句是说:鼓声号角响起来,军旗在风中飘扬
【注释】 1. 崖岸:山的岸边。 2. 奇峰:奇特的山峰。 3. 扁舟小:小船很小。 4. 未曙:早晨还未亮。声声帆:船上发出的声音。 5. 愁闻:听到后忧愁。 6. 常玉山头:经常去的山头,常玉指常山,是古代的县名,这里代指家乡。 7. 幼小:年幼时。堪:能。提抱:抱着。 8. 一抹遥青:远处青色的一抹。朝爽:早晨清新凉爽。 9. 开蓬浦水:打开蓬船里的水面。真到:真的到了。 【赏析】
南乡子·和远山思亲 滴滴数更筹,雨打芭蕉声未收。遥忆尊亲思觌面,悠悠。万叠云山万叠愁。赖有凤凰俦,魂绕庭闱悔远游。舞彩班舆知甚日,堪忧。白发龙钟独倚楼。 注释: 滴滴数更筹,雨打芭蕉声未收。遥忆尊亲思觌面,悠悠。万叠云山万叠愁。 译文: 时间滴滴答答地数着更筹,雨点不停地打在芭蕉上发出声音但并未停止。我怀念着远方的亲人,思绪万千。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峰,仿佛堆满了无数的忧愁。 赖有凤凰俦
【注释】 ①似觉:似乎。莺花:春意。相对语,互相交谈。 ②却道:却说。春归:春天已经过去。 ③积雨凝寒如恋絮:连绵的春雨凝结着寒冷的气息,像留恋的棉絮。 ④遥知情系深闺里:远远地知道她被思念牵挂在深深的闺房之中。 ⑤胜有:胜过。如许:这么多。闲愁绪:烦闷的愁情。 ⑥想度清宵,端的饶佳句:想到这美好的夜晚,定能写出更多优美的诗篇来(指自己) ⑦漫托孤灯聊自慰:随意点上孤灯来安慰自己。聊:暂且、姑且
新浴罢梳妆,小坐闲房。冷风吹透紫罗裳。何处琴清惊客梦,东壁西厢。指下暗生香,悠远飘扬。多情天上有牛郎。月下鹊桥仙子渡,准拟双双。 注释: 1. 新浴罢梳妆:刚刚洗完澡,梳洗完毕。 2. 小坐闲房:在狭小的房间里休息片刻。 3. 冷风吹透紫罗裳:冷风穿透紫色的衣服。 4. 何处琴清惊客梦:哪里的琴声清澈而迷人,让我的梦境都被惊醒了。 5. 东壁西厢:指的是东西两侧的房间或地方。 6. 指下暗生香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借写秋夜沧浪亭听捷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前途的深切忧虑,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词中“兔魄方滋露”一句为点睛之句,是全词感情升华之处。此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答案】 (其一) 南国月色正明亮,中秋的明月正圆明。 兔儿的光辉正浓重,沾湿了亭中的霓旌。 为何寒官寂寞无欢声,被高深锁在了幽禁之中? (其二) 吹奏的笛子声声响彻,弦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渔家傲 没尽城南车马道。 洪厓是地有仙岛。 笑傲林泉何不好。 奚足恼。 烟云落笔还堪扫。 永昼闲眠书在抱。 玉山醉后凭谁倒。 香坑湿尽人难捣。 须计早。 扁舟觅得三老。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元鼎的《渔家傲》,全诗如下: 没尽城南车马道。 洪厓是地有仙岛。 笑傲林泉何不好。 奚足恼。 烟云落笔还堪扫。 永昼闲眠书在抱。 玉山醉后凭谁倒。 香坑湿尽人难捣。 须计早。 扁舟觅得三老。 注释: -
注释: 1 劳云倦雾宜收潦:意为疲惫的云和疲劳的雾应该收起,以准备下雨。 2. 细看眼前何事好:仔细查看眼前有什么是好的。 3. 鲸鲵横肆虬龙剿:形容凶猛的生物横行霸道。 4. 行雨瓶空师自老:指瓶子里没有水了,老师(喻意自然)自己变老了。 5. 郊衢咫尺帆樯道:郊外的道路上,船帆和桅杆就像道路一样近。 6. 古木谁怜霜露饱:没有人怜惜那些被露水打湿的树木。 7. 花欲笑:花朵即将绽放,将要微笑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渔家傲江乡霪雨,屋舍尽淹,偶同山阅西湖志,共拈此调,同步原韵。水溢江头迷古道。人家多半住烟岛。萧瑟城居谁羡好。除却恼。芭蕉摇曳因风扫。两两孩提随手抱。呼童冒两扶花倒。先秋莫问寒霜捣。知音早。诗篇唱和堪娱老。 注释: - 渔家傲:词牌名,这是一首词的标题。 - 江乡:指作者所在地,即江河附近的乡村。 - 霪雨:长时间的连绵大雨。 - 屋舍尽淹:房屋都被洪水淹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