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岸奇峰惊耸峭。
山水依稀,不觉扁舟小。
未曙声声帆挂走。
愁闻草际啾啾鸟。
常玉山头又过了。
渐进家乡,幼小堪提抱。
一抹遥青朝爽好。
开蓬浦水真来到。

【注释】

  1. 崖岸:山的岸边。
  2. 奇峰:奇特的山峰。
  3. 扁舟小:小船很小。
  4. 未曙:早晨还未亮。声声帆:船上发出的声音。
  5. 愁闻:听到后忧愁。
  6. 常玉山头:经常去的山头,常玉指常山,是古代的县名,这里代指家乡。
  7. 幼小:年幼时。堪:能。提抱:抱着。
  8. 一抹遥青:远处青色的一抹。朝爽:早晨清新凉爽。
  9. 开蓬浦水:打开蓬船里的水面。真到:真的到了。
    【赏析】
    《蝶恋花·和闻笛韵》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词作。词的上阕写词人从浙中返回故乡,在旅途中听到笛声而引起的种种联想。下阕写词人看到故乡山水景物,感到欣慰和喜悦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全词抒发了作者对乡愁的深沉怀念之情。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上阕写词人在浙中归途中听笛的感受,下阕则写词人在故乡的所见所感,两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
    上阕起笔“崖岸”两句为倒装句式,“崖岸奇峰惊耸峭”,先点出自己归途的山川景色,再写出自己对这奇峰险岭的感受,突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感情之浓,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喜悦,也暗示了词人为归家而高兴的情绪。“未曙”两句为倒装句式,“未曙声声帆挂走”,词人听到的是笛声而不是橹声,因为词人已经听到了笛子的声音,所以才会想到船上还有人,而不会想到船上有船,这种反常的思维正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反映。“愁闻草际啾啾鸟”,词人听到的又是另一种声音,即“啾啾鸟”的叫声,这种声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因此词人听到“啾啾鸟”的声音之后,会感到更加的愁苦。“常玉山头又过了”,词人由听到“啾啾”鸟声转而想到家乡,想到了常山(常山古县名),由此可知,词人是常山人。“常玉山头”两句为顺接句式,“渐进家乡,幼小堪提抱”,词人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此时词人看到自己的儿女可以抱在怀里,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下阕开始“一抹遥青”两句为倒装句式,“一抹遥青朝爽好”,词人看到家乡的山水景物,心情无比舒畅愉悦,因此说“朝爽好”。接着“开蓬浦水真来到”一句,词人用一个比喻,把眼前的江水比做自己的家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最后两句“开蓬浦水真来到”一句,词人的故乡就在蓬浦江边,所以词人看到江水就想到了故乡,从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可以看出词人通过写自己听到笛声而引起的联想,以及看到故乡山水景物而产生的种种感受,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