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纕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再对每一句进行逐一翻译即可。如第一句中的“穹窒”意为“房室”,第二句中的“岁晚”意为“年老”,第三句中的“三时勤”意为“一年辛勤”。 2.本题是对诗句的赏析。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全诗内容和思想主旨,然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如第一句中诗人写到:“穹窒竟熏鼠”,写屋中老鼠成灾,说明屋内不干净,而屋外却是百物俱备
一宵睡过春三月。蝴蝶梦中寒尚怯:过了一个春天,在梦中还是寒冷的。 晓来惊醒落花风,怊怅芳菲容易歇:天亮了被风吹散了花瓣,惆怅地叹息花朵儿轻易就凋谢了。 东皇又作销魂别。香径闲寻浓翠结:天上的玉帝又要送别的人去了,在芳香的路上慢慢寻觅着浓密的绿叶。 杜鹃无语立枝头,应悔催归声太切:杜鹃鸟无言地站在枝头,后悔它那催促人们回归的声音太过迫切
【解析】 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诗句的内容,并结合所给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同时对关键字词加以解释和赏析。此题中“□”是省略号,意为“思念”,根据诗意,可作答为:秋风吹过凄切,雨水打来凄清;梧桐叶上寄托着我对你的思念(思念你)。 【答案】 秋雨凄迷,秋天的景色也令人感伤。在这萧瑟的秋风里,我不禁想起了你
【题解】《题二乔观兵书图》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咏史诗的形式,赞美了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西施、郑旦,她们以奇谋辅佐吴国,帮助夫差灭掉了强盛的楚国,从而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地位。 【注释】①题:写。②舳舻(zúlú):古代称船前后的篷帆为舳,船尾的樯橹为舻,泛指战船。③焚尽仗东风:语出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里意谓:东吴的军队乘着春风浩浩荡荡地杀来,战船如林
【注】 秋寺:指秋天的寺庙。 碧岑姊: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面。 “寒烟”,指山寺四周云雾缥缈,如烟如缕。 支筇:拄着手杖。筇,竹制的手杖。 石林:形容山中石头密布。 残雨:指山上的雨水尚未完全散去。 樵径:指砍柴人行走的小路。 疏钟:稀疏的梵呗声。 招提:梵语“僧伽”的音译,意为寺院。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诗人游览杭州西湖之西面的灵隐寺时所作。 起句以“秋寺”点题
【注释】 香生九畹:香气从九个庭院中散发开来。九畹:古时用十亩为一畹,九畹即十分之九亩地。 一幅生绡:一幅生绢(生绡是一种薄绸,质地轻薄透明)。 净几明窗:干净整洁的书桌和明亮的窗户。 幽人:幽静闲适的人,这里代指作者自己。 含芳:充满芳香。 灵韵:美好的韵味。 清梦:清澈如水的梦境。 【赏析】 此词写一幅素琴画兰赠给清溪夫人,并启事。开头两句写画中兰花清香四溢,雅致可爱;后两句赞美兰花高洁脱俗
注释: 1. 江水流不息:江水流动不止。 2. 落日秋风劲:落日和秋风都很猛烈。 3. 渔父诚知言:渔父(即渔夫)确实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 千载悲独醒:千百年来,只有他一个人在悲哀地清醒着。 5. 琼佩终不渝:美丽的玉佩始终没有改变。 6. 芬芳自辉映:芳香自然地闪耀着光辉。 7. 微词莫能显:微不足道的言辞无法表达出来。 8. 感物托其性:被事物感动,寄托其本性。 9. 风诗固一变
杨太真华清宫上马图 野鹿衔花宫禁悄,沉香侍宴归来早。 念奴报道宿醒消,果下名驹鞲初好。 春风扶困上雕鞍,娉婷仙骨何珊珊。 杏子裙遮金埒暖,鸳纹袖笼玉鞭寒。 香尘暗逐飞花外,半响鸾铃摇月佩。 邀得君王带笑看,生怜冠绝风流队。 那知铁骑起渔阳,鼙鼓惊残歌舞场。 无奈六军皆不发,马前宛转殉红妆。 注释: 野鹿衔花: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骑马时,有一头鹿衔着花朵来迎接他们。 沉香:指沉香木制成的车辇
诗句注释: 1. 采莲曲同婉兮姊作:指作者与婉兮一起创作的《采莲曲》。 2. 红蕖十里晓风凉:荷花盛开在清晨,秋风送来清凉。 3. 露滴侬家翠袖香:清晨的露水滴滴落在我的袖子上,留下淡淡的清香。 4. 桥畔盈盈双髻女:在桥边,两个女子(双髻即古代女性的发髻)相互呼应。 5. 隔溪相唤渡横塘:她们隔着溪喊叫,我渡过横塘来回应。 译文: 清晨,荷花绽放在十里开外,清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荷叶间
这首诗是明朝方学画竹赞,赞美心斋先生(方学)的高尚品格。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方正学画竹赞心斋先生家藏 注释:赞扬心斋先生的正直品质和高超的画竹技艺。 - 方先生,性正直。靖国难,躬戮力。族不辞,死何惜?剖吾心,割吾舌。 注释:称赞方先生具有正直的品质,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顾家族反对,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他敢于剖开自己的胸膛,也不怕割下舌头。 - 身可烹,心难折。炳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