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英
这首诗是徐树人七十岁生日时,由他的同僚们作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这是一首诗,以徐树人七十岁为题,表达了对他的祝贺之情。"次"意味着跟随或者继承前人的作品或主题;"徐树人"是他的别名。"七十"是指年龄,这里指的是他在七十岁这个年纪。"述原韵"意味着复述或者模仿前人的作品,可能是在某种场合下,人们为了庆祝他的生日,而写这首诗来表达祝福。 2.
【注释】 次:再次、重演。徐树人:即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者、青溪居士、东门逸史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原韵:指作者自己写的诗。种菜遣丁:派遣士兵去种菜。三径辟:开辟了三条小路。披蒲课子:在蒲草中教子。《论语·先进》“夫子之设科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礼记·檀弓下》“曾子居卫,缊袍敝衣以耕。鲁人曰:‘吾闻贫而不谄者,可以为良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遵宪,他于1860年科举考试失败后进入内阁供职。全诗如下: 庚申 下第后入阁供职(注释:庚申为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即公元1860年) 五旬始得到京华,悔作多时井底蛙。 薄命莫攀红杏朵,厚颜且对紫薇花。 身陪枢要貂毫润,手录纶音凤尾斜。 入直玉堂严肃甚,隔墙便是帝王家。(注释:庚申是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即公元1860年,五旬指五十年。井底蛙比喻自己像井底的青蛙,没有见过大世面
题西云岩杂咏 兀坐禅堂学上乘,休辞永别对孤灯。 风生灵室窗三面,月照寒床枕一肱。 欲扣齐鱼祈佛祖,偏参絮果伴山僧。 况兼此地西天近,绝顶烟云覆几层。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 禅堂:禅宗讲习之所 学(xiào):学习 上乘:最高的修行等级 休辞:不推辞 永别:永远的分别 孤灯:孤独地点着一盏灯,形容夜晚 灵室:佛像前供奉佛神的地方 窗三面:窗外有三面 月照:月亮照亮 寒床:冷凉的床铺
徐孺仪型徐勉才,徐陵气肃尚书台。 徐庶(字德瑜)有高超的才能,他的兄长徐陵气度严肃、风度翩翩。 日惟忧国盾头墨,夜必告天炉上灰。 每日只忧虑国家安危,夜晚则向天祷告祈求平安。 旧伴忍抛琴鹤去,新恩将赐杖鸠来。 老朋友忍心抛弃了琴和鹤,新恩泽降临赐予我拄杖和鸠鸟。 重阳节过刚周月,羊酒欣联鹿燕开。 九月重阳佳节刚过去,又逢十月羊酒欢宴,群鹿和燕子相随而开。 注释:徐孺仪指的是徐德瑜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最后结合诗句内容、诗人的情感以及整首诗的意境进行赏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鉴赏诗词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景象时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用自己的感觉再现诗意即可。答题的时候先答出写的是哪些景,然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无数生灵济,蛟龙未许腾。 这句诗描绘了无数生灵在潭水中汇聚的情景,而那些蛟龙却并未能轻易地腾空而起。 注释:生灵,这里指的是各种生物;济,汇聚的意思。 译文:无数生灵在此汇聚,那些蛟龙却未能轻易腾空。 潭心空印佛,山顶秃如僧。 诗句描述了潭心和山顶的景象,潭心中有佛像的痕迹,山顶上则长满了秃树,如同僧人的形象。 注释:潭心,指潭中;空印,即“空”字的倒写,形容水面映出的佛像;佛
无瑕君子德,追逐自含章。 儒待珍争聘,人将玉比良。 惟贤知所宝,有美韫而藏。 守璞神偏固,成圭行本方。 楚嗤珩问白,周咏瓒流黄。 品贵金同式,才高尺细量。 他山资砥砺,汝器胜琳琅。 得士班名笋,磨砻圣化彰
旷览舆图学卧游,胸吞五岳小沧洲。 眼前指顾须臾事,看遍神京百二州。
两目虽存力减前,临文敢怨视茫然。 自从六岁攻书起,我已劳他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