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寿
【注释】 ①如皋朱鞠裳:即朱衣。古代官吏穿朱衣,故称“朱衣”。 茂才: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科目,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为条件,由皇帝亲自策问,选授为官。 ②深青:青色。丹桂:桂花。 ③华堂:华丽的殿堂。帘幕:窗帘帷帐。悬秋光:悬挂着秋天的光芒。 ④美人:指美女。耀明妆:炫耀美丽的妆容。风裾:指飘逸的衣裳。雾縠:指轻纱。鸣佩珰:指佩玉叮当。 ⑤修眉星的扬扬:指眉毛修长美丽。昆田玉:指美玉。昆田
挽蒋步陶 昔日子过我,欢笑无与伦。 今日我过子,气结不得伸。 生死既异趣,人鬼亦殊因。 谁能无怛化,宅心栖元神。 功名尽黄土,富贵同飙尘。 所以旷达流,行乐须及春。 已往不可作,来者将代新。 怜子更无嗣,兼少骨肉亲。 遗稿渐零落,心血谁为珍。 弱弟未成立,一棺徒逡巡。 嗒焉丧厥偶,登堂念德邻。 音容邈何许,对面如越秦。 曷不忍须臾,竟尔反其真。 倏忽遗世想,先我成古人。 我来岁云暮,吁嗟骨已陈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谢翱的《琴诗》。 谢翱(1249年-1295年),字皋羽,浙江德清县莫干山人。南宋末元初著名诗人、文学家,遗民诗人之冠。其诗风沉郁顿挫,尤善写景。 这首诗描绘了谢翱对古琴的深厚情感。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古琴比作山灵和公手补的东山琴,赞美它精诚万古。同时,他也将古琴喻为海上孤臣,表达了他对古琴的依恋之情。在诗的最后一部分,他用“一弹兮洋洋,羁身茶坂心悲伤”等诗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狼山望海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登山不望海,譬如登培塿”,意为如果不登山而望海,就像登上培塿一样无意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登山观海的热爱。 第二句“望海不登山,譬如望涯涘”,意为如果不登山而望海,就像望着涯涘一样无助。这句诗强调了登山观海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东南佳气森郁盘,五山屹峙何巑岏
日暮刺船行,思君隔江水。 【注释】:商人妇:指在船上卖花的女子。刺船:划船。 译文:黄昏时分,我在江上划船而去,心中思念着远方的你。 道旁轻薄儿,看侬若桃李。 【注释】:轻薄无礼的人:指那些轻薄不正经的少年男女。侬:我。 译文:那些轻薄无礼的少年男女,看我就像欣赏桃花和李子一样。 妾住江水南,君去江水北。 【注释】:妾:指商人的妻子。江水南:指丈夫所在的江水之南。 译文:我住在江水之南
杨白花 阳春三月,满塘的杨花飞舞,月色洒满沙岸。一夜之间,东风忽起,将满天飞花凭空送入深宫。宫门冷清,紧闭不开,翠华宫女只能空望玉阶上的苔藓。宫中有美人自歌舞,赤龙不来,赤凤来,但那宝帐氤氲、瑶室满溢的欢娱已不复存在。影子转动,华堂之上朝阳初升,却见往日欢乐已成过往,相思之情愈发浓重。芳草天涯,翠黛新妆,雨中行走,泪落汉江之滨。日暮时分,深闭重闺,不见杨花,愁煞人也。 译文: 阳春三月
重游狼山题壁 诗句释义: 1. 去年八月秋风高,大江欲卷银波涛。 - 注释:去年的八月份,秋风特别高亢,大江上似乎要卷起银色的波涛。 2. 故人邀我登寒皋,芒屩踏遍灵山鳌。 - 注释:老朋友邀请我一同去登山,我穿着草鞋走遍了灵山的巨鳌。 3. 兹山浮图接云汉,地维永镇天柱牢。 - 注释:这座山的佛塔仿佛连接到了天上的云汉,大地的支柱一直牢固地支撑着天空。 4. 诜乎云烟倚朱槛,凉飔吹人森毫毛。
今我忽不乐, 今我忽然不高兴, 东风吹罗裳, 东风吹动了我的罗衣。 之子隔朝夕, 他(指丈夫)相隔日日夜夜, 焉能返故乡, 怎么能回到故乡? 屏营念良夜, 忧虑地思念着良夜, 忧思断中肠, 愁思使得心肠都断了。 凉露迫林薄, 凉露逼人逼向树林, 明月回虚廊,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空廓廊。 寒螀壁中鸣, 寒蝉在墙上呜叫, 归雁天际翔, 归雁飞向天边。 岁晚感萧瑟, 到了年终感到萧索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女子思念男子的情深意长,后四句写男子思念女子的深情厚谊。 首联写女子思念男子的情深意长,“斫桂作薪香愈烈”是说男子在远方砍伐桂树做柴,而桂木燃烧时散发出的香气更加浓烈,以比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捣莲成粉丝难绝”,是说女子在思念中,将莲子捣成粉,而粉却难以断绝,用此表达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无法停止。两句通过对比手法
清晨出发,动响征铎。 初日升起,蔽林远郊。 高大树木,郁郁苍翠; 幽泉流淌,散发着古香。 尘土飞扬,通向远方的路。 贵族冠盖,亭亭玉立。 骏马驰骋,杨柳之间。 振缨敬谒,华庭之门。 欢谈倾洽,逸气飘荡。 玉堂空阔,虚籁回荡。 石壁残经,遗篇斑驳。 尊酒清酌,陈绿琼浆。 主人谦恭,谢客畅饮。 暮色降临,荒野孤凄。 帘幕摇风,铃声悠扬。 临轩欣赏夕景,白日已暗。 水中鸥泛,原上萤飞。 人生不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