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采桑子·九日题江州海天寺》 客愁底事肠回九?九派浔阳,九日重阳,九叠匡庐对举觞。 前人几辈消沉去?老子楼荒,老妪亭荒,且对江天醉一场。 注释: 1. 客愁:诗人因思乡而感到的忧愁。 2. 底事:为什么。 3. 九派浔阳:指长江的九个分支在浔阳汇合。 4. 九日重阳:指的是重阳节。 5. 九叠匡庐:形容匡庐山脉层峦叠嶂,像九个叠嶂一样。 6. 老子楼荒:指诗人自己的居所荒凉破败。 7.
译文: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段深隐的恋情。诗中“土花曾染湘娥黛”形象地表达了与爱人偷偷幽会的情景,以及她那如湘娥般美丽动人的身影。而“铅泪难消”则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忧伤和痛苦。 接下来是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土花曾染湘娥黛 2. 铅泪难消 3. 清韵谁敲 4. 不是犀椎是凤翘 5
《采桑子 · 栏干一夜霜华重》 - 诗句 - 译文 - 关键词注释 - 赏析 一、诗句 1. 栏干一夜霜华重:描述一夜之间栏杆上覆盖了厚厚的霜,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自然的无情。 2. 梦坠寒烟:比喻梦境被寒冷的烟雾所吞噬,象征着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断裂。 3. 鬓老秋蝉:指鬓角已斑白,如同秋风中的蝉声,暗示着衰老或时间的流逝。 4. 菡萏香残似去年:比喻花已凋谢,香气不再,与去年相似
《采桑子·杂忆》是清代词人史惟圆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某种技艺或艺术已经非常熟悉和习惯,以至于在演奏或表演中,他能够自如地控制节奏,使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美感。 “能得当场几度怜”意味着这种技艺或艺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甚至多次受到赞赏。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技巧高超或者表演生动感人。
诗句释义: - 嫩烟分染鹅儿柳:嫩绿的烟雾笼罩着柳树。 - 一样风丝:风吹过的柳枝,如同丝线般柔美而细腻。 - 似整如欹:像整理过一样整齐,又有些倾斜。 - 才着春寒瘦不支:刚沾上春天的寒意,柳条显得有些瘦弱,支撑不住。 - 凉侵晓梦轻蝉腻:凉爽的早晨,轻风拂醒了蝉鸣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清新。 - 约略红肥:隐约可见的红色鲜艳而饱满。 - 不惜葳蕤:毫不吝惜地展示其繁茂。 - 碾取名香作地衣
采桑子 · 桃花羞作无情死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译文: 桃花羞涩地化作无情的死亡,感谢春风的吹拂。它飘落花瓣,落在窗边陪伴着忧郁的人。 谁能怜悯辛勤劳作后变得消瘦的东阳?也因春天的懒散而感到疲惫。它不如芙蓉花,在寒冷的地方却有着浓郁的情感。 注释: 1. 桃花羞作无情死:桃花因为羞涩或无奈而选择死亡。 2
【诗句】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译文】 彤红色的天空很久没有见到飞琼的身影了,她现在在哪里?我在思念中徘徊在何处? 香炉中的香气已经散尽,被褥也变得冰冷而干燥,只剩下一盏熄灭的残灯,我静静地数着秋天的落叶…… 我又错过了那个心仪已久的时刻,它已经来到下弦月。 【注释】 1. 彤霞:红色的天空。 2. 飞琼
【解析】 1.“采桑子”是唐教坊曲名,本意指女子采桑时所唱的曲子。后来被用作词牌。“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明月多情”,指月亮有情感,会因我的失意而感到好笑;“我笑”:这里指我自怜。“辜负春心”,春天的心志被耽误了,春天的希望和心情都落空了。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之情。 2.“独自闲行独自吟”意思是:自己一个人悠闲地走路,独自在月光下吟咏。“独自”表明诗人内心的孤寂。“独行”
【注释】 (1)“微暄庭院”三句:庭院里芭蕉叶微展,不知愁的滋味,绿帘栊中时漏斜阳一缕风。 (2)销魂:指因思念而精神恍惚,心神不宁。 (3)春归路:即春天归去的路。 (4)细草香茸:指庭园中的草丛和花絮,形容景色优美。 (5)屏山梦影中:比喻梦中所见景物如在屏风上显现。 【赏析】 此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庭院芭蕉、斜阳、细草香茸等景物,表达了词人内心无法排解的忧愁和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
【注释】 1. 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为古代长安通往东南一带的交通要冲,故有“十里长亭送故人”的诗句。 2. 丝丝柳:形容柳条细长柔美。 3. 清溪:指流水清澈的小河或溪水。 4. 落日荒邮:指黄昏时分,荒废的驿站。 5. 故人:指已故的人,这里指离别的朋友。 6. 心上秋:指心中充满秋天的萧瑟之感。 7. 吴钩:古代吴国制造的弯刀。这里比喻武器。 8. 征衫:外出时的便服。 9. 荒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