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采桑子·送李云田之吴门迎侍儿扫镜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我言息国夫人好,何不归哉。 注释:“我”是指诗人自己。“息国夫人”指的是李云田。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李云田能够回到故乡,而不是留在吴门迎侍儿。 早到妆台,湘水今秋绿胜苔。 注释:李云田早早地到达了妆容台,这里的“妆台”可能是指古代女子化妆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场所
【注释】 一群荡子:指一群游冶不归的子弟。扬州:今江苏扬州。帘底红牙:用红色的牙箸剔拨琵琶。门畔金车:指在门口悬挂金色的装饰车马。邀笛藏钩:邀请客人,设宴饮酒。云有吴娃:指李云田的妻子。生小如花:女子幼时像花一样娇美。日上江楼:太阳已经升到江楼上。 【译文】 一群游冶子弟住扬州,帘底红牙,门边金车,邀笛藏钩乐事赊。 李云田先走了,我如何去送行?你有个吴娃,比生小如花。 太阳已经升到江楼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第一句:“郁金堂后相思树,花月珑璁。” - 关键词: 郁金堂(可能是一个比喻或代称) 相思树 - 注释: 郁金堂可能象征着一种高雅或神秘的气息。相思树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思念之情。 - 赏析: 这一句通过“郁金堂”和“相思树”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既高雅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二、第二句:“庭院迷蒙,凤胫兰膏潋滟红。” - 关键词: 庭院
【译文】 有一人从尚书墓中来,燕子楼中。 红颜已成空,树树衰杨夜起风。 不是大家都嫌弃我懒,絮酒难从。 疏散谁容,头白羊昙路已穷。 【注释】 ①尚书: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是开元盛世的开国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 ②尚书墓,指李隆基的安陵。 ③燕子楼:在长安西,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旧宅,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④树树衰杨:形容树木萧疏的样子。衰杨,即衰败的杨柳。 ⑤羊昙路:即羊昙道
【注释】 1.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采桑子慢”。 2. 其四:词的第四首。 3. 汪蛟门舍人:指汪藻(1079-1154),字彦章,号东阳。南宋文学家、诗人。 4. 题画册十二帧:在画卷上题写诗词。 5. 李皇周后:李皇后,即宋真宗的皇后李氏。 6. 玉树宫墙:形容女子美丽。 7. 金缕鞋帮:用金丝线绣成的鞋帮。 8. 怯(qiè):恐惧的样子。 9. 秣陵:今江苏南京,古称秣陵。 10.
诗句释义: 1. 鹧鸪斑晕鸬鹚杓,玉润犀香。 - “鹧鸪斑”形容斑点状的图案。 - “鸬鹚杓”指的是古代一种勺子形状的容器,这里可能指砚台或笔筒的形状。 - “玉润”和“犀香”分别形容物品质地细腻如玉,香气浓郁如同犀牛角。 - 这一句描绘了画作中的色彩与材质之美。 2. 酒圣诗狂,浓淡屏山墨几行。 - “酒圣”和“诗狂”用来形容人的艺术天赋极高,饮酒和作诗都能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
【注释】 “当时”二句:当时,指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曾与歌妓们一起饮酒唱歌。销魂曲,即《花间集》中许多以男女情爱为题材的艳词,如温庭筠、韦庄等人所作。 “如今”二句:意思是现在即使有疏狂放浪的情怀,也再没有当年在花月之夜里吟诗弹琴,唱着那些缠绵悱恻的小曲儿了,因为那时已不再有知音。 “花月前生”:意谓过去在花月下作乐,是前世所修得。 “诗酒浮名”:指虚名和浅薄的文辞。 “丈八琵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进行概括、分析,注意答题时要有条理性,语言要简练,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与把握,如“悬弧”“四十匆匆”是关键词,要理解其意思。 【答案】 (1)从“今朝吾弟悬弧日”中可知“吾弟”指作者自己
【诗句原文】 金笼鹦鹉新来哑,柳样腰身。 月样精神,小小房栊少四邻。 只愁绕院千竿碧,戛触疏筠。 断续停匀,几阵琤琮似有人。 【注释解释】 1. 金笼鹦鹉新来哑:金笼里养的鹦鹉刚被买回来时不会说话。 2. 柳样腰身:形容鹦鹉的体态柔美,像柳树一样。 3. 月样精神:形容鹦鹉的眼睛明亮有神。 4. 小小房栊少四邻:意思是这间小房只有四面墙壁没有邻居,强调空间的私密性。 5. 只愁绕院千竿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语言风格等的把握。考生要注意结合全诗理解,不能只理解某一句诗的意思,然后简单概括。注意“嵓畔相逢吴彩鸾”的意思是在山边相遇了吴彩鸾,“饭罢胡麻趁早还”的意思是吃完早饭赶快回家。 【答案】 译文:苍松陡作金虬舞,似此云山。不像人间,山边相遇吴彩鸾。情缘未了前尘在,扇子团圞。暗惜韶颜,饭罢胡麻趁早还。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