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皇周后年双小,玉树宫墙。
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秣陵往事千年矣,如此疏狂。
莫管兴亡,便破家山也不妨。
【注释】
-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采桑子慢”。
- 其四:词的第四首。
- 汪蛟门舍人:指汪藻(1079-1154),字彦章,号东阳。南宋文学家、诗人。
- 题画册十二帧:在画卷上题写诗词。
- 李皇周后:李皇后,即宋真宗的皇后李氏。
- 玉树宫墙:形容女子美丽。
- 金缕鞋帮:用金丝线绣成的鞋帮。
- 怯(qiè):恐惧的样子。
- 秣陵:今江苏南京,古称秣陵。
- 兴亡:兴盛与灭亡。
- 破家山:即“破家”二字连在一起成为地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历史兴亡的抒情诗,通过回忆李皇后年轻时的美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
开头两句:“李皇周后年双小,玉树宫墙。” 描述了李皇后年轻时的美丽,如同玉树般亭亭玉立,生活在华丽的宫廷之中。这两句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温馨的背景,同时也预示了后来的变化。
第三句:“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这里用了“金缕鞋帮”这一细节,暗示李皇后年轻貌美,但内心却可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小心翼翼地从洞房里走出,这种描写既表现了她的谨慎小心,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四句:“秣陵往事千年矣,如此疏狂。” 这里提到“秣陵”是指古代南京,而“疏狂”则是形容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这句诗表明李皇后已经度过了许多年,但她的性格依然如故,依然保持着那份豪迈和自由。
接下来的句子:“莫管兴亡,便破家山也不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豁达和超脱,即使面对国家的兴衰和家族的安危,他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这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李皇后这个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