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 桃花落后杨花落,更袅游丝。镇日帘垂。娇女深闺倦绣时:指女子在家闲居无事。 平芜十里春衫薄:指女子的春装很单薄。 玉勒骄嘶:指马匹(指骏马)在骄阳下鸣叫。 曾向天涯:曾经到过边远的地方。 【赏析】 《采桑子·桃源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全词通过写闺中少妇思夫之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落后杨花落,更袅游丝。”春天已经过去,桃花凋零了,柳絮飘散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采桑子·奉和外祖南庄先生草堂即事韵》。以下是诗句及其译文、注释的逐句释义: 诗句: 1. 风过软草,轻轻摇曳着纤细的影子,草影延伸到桥边。 2. 黄昏时分,天边逐渐暗淡,遥望天空,孤零零的花朵在野烟中闪烁。 3. 我仅容身于琴鹤三间的屋舍,恰好对着青山。 4. 年老之后才感到闲适,乘兴而去,独自泛舟。 译文: 风吹过柔软的草地,轻轻地摇曳着纤细的影子;它延伸至桥边
【释义】 章台的杨柳枝枝都好,明月下弹起箜篌。宝镜、香篝,其中有佳人名字叫莫愁。使君也有罗敷在,锦帐春浮。寄语琼楼,不是莲花不并头。 【译文】 章台的杨柳枝繁叶茂,皎洁的月光下弹奏着箜篌。宝镜、香篝,其中有佳人的名字叫莫愁。使君也有罗敷在,锦帐春风荡漾。我寄语你,不是莲花怎能与你不并头? 【注释】 1.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百媚令”。 2. 为霖苍赋:指为雨而作的赋文,此处借指为情而作的词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碧纱窗外风吹雨,密密疏疏。 - 关键词:碧纱窗、风雨 - 注释:窗户被绿色纱帘覆盖,窗外的风雨交加,雨点密集而稀疏地飘落。 - 赏析: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用“碧纱窗外”营造出朦胧美,而雨的“密密疏疏”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2. 似有如无。 - 关键词:似有如无 - 注释:形容事物模糊不清,若有若无的样子。 - 赏析
诗句翻译: 寻常侍寝更衣处,灯影纱笼。罗幕重重。 罗幕重重。略近前时面发红。 月明雨落无人觉,侍婢都慵。 裙褶惺忪。香枣何劳问石崇。 赏析: 《采桑子》是宋代著名词人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多涉及自然景观、人生感悟和情感表达。此诗通过描绘一幅静谧夜晚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情感、手法的考核,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此诗是一首抒情言志的词作。上阕“添丁屈指今三岁”,“添丁”,即添了儿子。“屈指”是说已经过了三年,从字面意思看,似乎是作者在说自己家添了儿子。实际上却是借指自己
【译文】 近来害怕写出伤心的话,两袖龙钟。 左耳新聋,别把箜篌唱起《懊侬》。 不如暂且作消愁计,卖药无终。 鬻畚山东,自署人间亡是公。 【注释】 ①“双袖”句:意思是说自己年纪大了,两臂如细柳般柔弱无力。“龙钟”,形容人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 ②“莫”句:意思是说不要像王献之那样,听到别人的琴声而悲伤得泪流满面。这里用《晋书·王献之传》中的故事。王献之爱其兄王羲之的书法,常偷偷临摹
【译文】 轻轻过了元宵佳节。春雪刚刚融化。 小雨还蒙着寒意。雨细如愁,撒在碧空中。 孤灯烧得通红。和衣躺下,不要打晨钟。 绣毂银骢,准拟今宵梦里相逢。 【赏析】 此词上片写春夜独宿的情状,下片抒写春夜梦游之思。“正月二十日”句是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轻过了元宵也,春雪才融。”元宵节刚过,春天的冰雪便融化了。这是从时间上写的。接着写“零雨还蒙”,意思是春雨虽已停止,但空气中还有雨的痕迹
【注释】 潘晓庵:即潘元龙,北宋诗人、书画家。斗酒百篇:形容潘元龙的文才。小像:画像。 貌出高人态,梧竹澄鲜:画中的潘元龙相貌高雅,就像高人一样。 庭户萧然:庭院内非常安静,没有喧嚣声。 道是诗颠并酒颠:认为诗和酒都是至高的境界。 玉山百罚颓唐甚:形容潘元龙醉得很厉害,连玉山都倒下了。 醉汉琼筵:形容潘元龙在琼筵(一种高档酒席)上喝得烂醉如泥。 纱帽微偏,击唾壶歌宝剑篇:潘元龙戴着纱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注释: 采桑子 其八 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 昨冬并说西樵死,送尽英雄。 祇剩衰翁,寒日西颓贯白虹。 从兹东海无奇气,鱼眼波红。 鳌背霜浓,瑶岛琼台何处峰。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昨冬并说西樵死,送尽英雄。 - 昨日冬天: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