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
【注释】 弱水:指黄河。归帆远:诗人乘船从海上归向中原。惊涛:大海中的狂风巨浪。馀蜃气:海市蜃楼,指幻境。宝剑有龙文:剑上刻着龙纹。沧州驾:即“沧浪之志”,语出《庄子·逍遥游》。故国云:故乡的云彩。钟声与禅诵:《楞严经》云:“若闻钟声,则内外清净;若闻禅诵,则智慧广大。”钟声是佛教寺院中的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禅诵是佛教徒念佛经的声音。清响得重闻:指钟声在寺庙里回荡很久才散去,所以又可以重新听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通晓全文大意,抓住关键语句,联系文章主题进行理解分析。 度相思岭:经过相思岭。岭:山名,在闽中山中。 闽中:即福建一带。作劳人:辛勤劳作的人。 染:沾染。 苍苍:青黑色,这里形容头发的颜色。 鬓色:指头发的颜色。新:新鲜,指头发没有白。 赏析:诗人自述长期在相思岭上辛勤劳作的生活状况,并表达了他对自己年老头发尚未发白的感慨
【注释】 百里金戈:形容军队众多。竞路斜:争先恐后,在斜路上奔跑。铁骑:指骑兵。呫哔(bī)咿唔(yū):形容说话声音杂乱。也曳:拖。蓝袍:指官服。候使车:等候皇帝的车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中军旅景象的诗,描写的是一幅紧张而混乱的战争画面。 第一句“百里金戈竞路斜”写战场上金戈交鸣、旌旗飘动之景;第二句“纷纷铁骑乱如麻”,写铁骑如麻,纵横驰骋;第三句“无端呫哔咿唔者”,写士兵们嘈杂喧闹
【注释】: 1. 铁板沙:即铁板洋。 2. 到七鲲:指台湾南端的七鲲湾。 3. 巨舶难轻犯:指台湾海峡的风浪很大,船只很难靠近。 4. 鹿耳门: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平区,是一个天然良港。 【赏析】: 此诗写台湾南部七鲲湾的景色和海战。诗以“铁板沙连到七鲲”起句,点明台湾南端七鲲湾的位置,接着用“激浪海天昏”、“巨舶难轻犯”等形象描绘出海峡的险恶。末句“天险生成鹿耳门”,是说七鲲湾之所以险峻
【赏析】 游万石岩 何年月黑风狂夜,吹落㟏岈覆一溪。 诗里未经摩诘画,袖中难倩米颠携。 云流石罅疑天近,瀑溅衣裙识洞低。 盘礡不知春日永,欲寻归路几番迷。 注释 万石岩:在今江西庐山北麓。 㟏岈(kǒu yá):山崖。 摩诘:即王维,唐代诗人。此指其诗画俱精。 米颠:即米芾,北宋书法、绘画家。 云流石罅:瀑布从石缝中流泻下来。 盘礴:盘旋徘徊。 【赏析】 《游万石岩》是一首写景诗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渡口遥观乌龙江景色的所见。诗中“五虎”指五个山峰;“山头”指山顶;“海门一望三千里,只有罗星一塔浮。”是说站在渡口远望大海,只见海上有三千里远的海门山,而只有一座罗星塔矗立在海面上。 【译文】 浩荡江波日夜流,遥看五虎瞰山头。 海门一望三千里,只有罗星一塔浮。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意境开阔。首句写江面浩阔,江水滔滔不绝。次句写江岸的景色:远眺群山,但见五座高峰
这首诗描绘了硫磺泉的景象,以及硫磺泉给当地带来的种种影响。 诗句: - 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 注释:五月是炎热的季节,行人稀少。西陲指的是西部地区,那里有一座火山。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五月的炎热天气和行人稀少的场景,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荒凉的氛围。同时,“西陲有火山”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特殊关注和情感。 - 孰知泉沸处,遂使履行难。 注释:“孰知”意为“谁知道”
晓起篮舆逐队行,今朝差喜得春晴。 翻畦早麦初成穗,绕径寒流自有声。 陇阪云移青嶂合,郊原风蹴绿波平。 年来已识躬耕乐,何事劳劳又远征。 注释: 1. 篮舆:篮子做的车子,泛指简陋的车马。 2. 今日差喜:今天非常高兴。 3. 翻畦:翻动田地,即播种或耕耘土地。 4. 寒流:冷流,这里指冬天的河流。 5. 陇阪:指山岭上的斜坡。 6. 躬耕:亲自耕作,躬是动词,亲的意思。 7. 劳劳:劳累的样子
这首诗的原文是: 途次牛骂社 番社如蚁垤,茅檐压路低。 岚风侵短牖,海雾袭重绨。 避雨从留屐,支床更着梯。 前溪新涨阻,徙倚欲鸡栖。 逐句释义如下: 1. 番社如蚁垤,茅檐压路低。 注释:番社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像蚂蚁一样密集;茅檐是指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屋檐低矮。 2. 岚风侵短牖,海雾袭重绨。 注释:岚风是指山间的轻风,侵扰着窗户;海雾是海洋上的雾气,袭击了厚重的衣物。 3. 避雨从留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游虎溪岩》。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绝顶多奇石,巑岏聚一丛。 悬崖临巨壑,叠嶂吼长风。 屐折危栏转,筇支曲磴通。 扶桑遥在望,落日晚潮红。 注释: - 绝顶:山峰的顶部。 - 巑岏:高峻不平的样子。 - 巑岏聚一丛:形容奇石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 - 悬崖:陡峭的山崖。 - 悬空:从上往下悬挂的意思。 - 大壑:深深的山谷。 - 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