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
孰知泉沸处,遂使履行难。
落粉销危石,流黄渍篆斑。
轰声传十里,不是响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硫磺泉的景象,以及硫磺泉给当地带来的种种影响。

诗句:

  • 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
    注释:五月是炎热的季节,行人稀少。西陲指的是西部地区,那里有一座火山。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五月的炎热天气和行人稀少的场景,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荒凉的氛围。同时,“西陲有火山”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特殊关注和情感。
  • 孰知泉沸处,遂使履行难。
    注释:“孰知”意为“谁知道”,表示诗人对硫磺泉所在位置的未知。”泉沸处”指的是硫磺泉所在的地点,泉水沸腾的地方。”遂使履行难”则表达了由于硫磺泉的存在,使得行走变得困难。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硫磺泉存在的无奈和忧虑。他无法预见硫磺泉的位置,也无法避免它的存在所带来的不便。这种担忧和无奈的情感在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落粉销危石,流黄渍篆斑。
    注释:”落粉”是指飘落的雪花或花瓣被风吹起后在空中飘荡的景象。”销”是动词,表示融化、消失的意思。”危石”指的是陡峭而危险的石头。”流黄渍篆斑”则描绘了硫磺泉流淌时带出的硫化物与岩石接触后形成的硫化铁沉淀。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硫磺泉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雪花飘落、石头险峻、硫磺泉流淌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动感的场景。同时,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 轰声传十里,不是响潺湲。
    注释:”轰”是指巨大的声音,形容硫磺泉发出的轰鸣声。”传十里”表示声音传播的范围很广,甚至能够传到十公里之外。”潺湲”是一种悠扬、连绵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的”不是”则是强调这种声音并非真正的潺湲流水声。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和强调的方式,突出了硫磺泉声音的独特之处。与潺湲流水声相比,硫磺泉的轰鸣声更显得震撼人心。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硫磺泉的声音赋予了生命,使其仿佛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