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如蚁垤,茅檐压路低。
岚风侵短牖,海雾袭重绨。
避雨从留屐,支床更着梯。
前溪新涨阻,徙倚欲鸡栖。
这首诗的原文是:
途次牛骂社
番社如蚁垤,茅檐压路低。
岚风侵短牖,海雾袭重绨。
避雨从留屐,支床更着梯。
前溪新涨阻,徙倚欲鸡栖。
逐句释义如下:
番社如蚁垤,茅檐压路低。
注释:番社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像蚂蚁一样密集;茅檐是指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屋檐低矮。岚风侵短牖,海雾袭重绨。
注释:岚风是指山间的轻风,侵扰着窗户;海雾是海洋上的雾气,袭击了厚重的衣物。避雨从留屐,支床更着梯。
注释:下雨时,为了不弄湿鞋子,人们会留下鞋底;在没有梯子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床来支撑身体上梯子。前溪新涨阻,徙倚欲鸡栖。
注释:前溪是指靠近道路旁的小河,河水上涨阻碍了前行;诗人因为天色已晚,所以想要休息,准备在鸡鸣时分起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旅途中遇到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首联通过“番社如蚁垤”和“茅檐压路低”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貌和简陋的生活环境。颔联则通过对“岚风”和“海雾”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无常。颈联进一步通过“避雨”、“留屐”、“支床”、“徙倚”等动作,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应对之策。尾联以“欲鸡栖”收束全诗,既点明了时间已晚,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