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之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 追忆林亦之宋代诗作 1. 菖蒲对客尚从容,明月红泉梦已空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2. 纵是千年有豪杰,六经人物只斯翁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3. 典刑还似鲁人初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4. 四海衣冠归坐隅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5. 涕落寒芜嗟不见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6. 月明蠏井白云孤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7.
青龙陈君 谁解封忠敬堂,长安白首紫微郎。 斯名似不因他作,却最关他泪数行。 注释:谁解开了忠敬堂的封印?长安的白发紫微郎。这个名字好像不是为他而写的,但最牵动他的是几行眼泪。 赏析:本诗通过诗人对“忠敬堂”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首句“谁解封忠敬堂”,直接点明了忠敬堂被封的原因,即有人解开了封印。次句“长安白首紫微郎”,则描绘了这位朋友的身份和外貌,长安城为背景,紫微郎为身份,形象生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句翻译,最后进行赏析。 此题中“清秋缓辔马如云,论定忠邪黑白分”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清秋缓辔马如云”“定忠邪黑白分”这两句写湘西的景色,“清秋”点明时节;“缓辔”表明诗人的心情轻松愉悦
诗句原文: 莫向金门傲冕旒,归来却要著羊裘。 乾坤不是刘文叔,那得长竿钓白头。 译文: 不要在金碧辉煌的门楼中傲慢地戴着冠冕,归来时要穿上羊皮裘。 如果天地间不是刘文叔那样的人物,怎么能用那根长竿钓到白首之鱼? 注释: - 莫向金门傲冕旒:不要在金碧辉煌的门楼中傲慢地戴着冠冕。 - 归来却要著羊裘:归来时需要穿上羊皮裘保暖。 - 乾坤:指天地或世界。 - 刘文叔
【注释】 绿烟亭:唐代诗人杜甫曾建草堂于成都城外浣花溪边,故称。唐人常在亭上宴客赋诗,此诗即为此而作。仲平:指李白。李白曾自称“酒中八仙”。七十:指年龄。青里:青春时期。仙翁:对人的尊称。一例看:一概不分。尊前:指宾客面前。为翁舞:以舞蹈来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无官:没有官位。 【赏析】 这是一首自寿词。作者以杜甫自比,并以此作为自己六十大寿的贺辞。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意深厚
【注释】:艾轩先生,即王艾轩,曾任侍郎。黄梅岭,在湖北黄冈;红药阶,即红药门,在江西星子;幽怀,指诗人的怀抱和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王艾轩对一位已故侍郎的挽词。首两句写这位侍郎曾经显赫一时,但如今却默默无闻,只留下他的勋业被人谈论。颔联进一步写他生前的辉煌业绩,但他死后却无人问津,只有空斋寂寞地长存着。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也暗寓了作者自己的抱负和遭遇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达到了顶峰。在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以山水为题材创作诗歌,表达他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城山饮罢冷侵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城山饮酒后,感到寒意袭人,连衣服都感受到了冷意。这里的“城山”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景点或名胜古迹
重过红泉 【注释】: 重过:再次经过。红泉,指诗人的故乡。这首诗是作者在重游故乡时所作的一首感怀诗。 忆昔嘈嘈来拜经,秋灯秋雨苦吟声。 【注释】: 嘈嘈:声音嘈杂。 来拜经:来拜见老师讲经论道。 秋灯秋雨苦吟声:秋夜读书,听风吹动灯烛发出的声音,显得格外凄凉。 如今秋雨秋灯夜,大半当年犹未生。 【注释】: 如今:现在。秋雨秋灯:指深秋时节的夜晚。 秋灯夜:泛指深秋时节的夜晚。 大半:大半
注释:秋天的树林中,树叶纷纷凋落如同卷起的沙子,枯黄的树枝上,巢中的乌鸦已经不见。 最让人害怕的是秋风,吹走了所有的树叶,让人无处躲藏。一直担心愁绪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东西来遮蔽。 赏析:诗中以“漠漠骚骚如卷砂”形容秋日的树林,落叶纷飞如同卷起的沙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当门枯木见巢鸦”则通过门前的枯树和巢中的乌鸦,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无奈和哀伤。“秋林最怕风吹尽
【注释】: 九日下水:即九月九日,重阳节。下水,泛舟水上。黄花时节:指重阳节。 苦思乡:思念故乡。苦思:苦苦思索。 急水还家一日强:意思是说,急流湍急的水回家还要一天时间才能到家,说明离家已很遥远。 南风打头上:形容天气炎热。 客船摇橹作重阳:意思是说,乘船的客人正忙着摇桨划船,庆祝这个节日。 【赏析】: 此诗以“九日”为题,写的是重阳节时在船上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诗人因怀念家乡,而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