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桂
【注释】 述己:写自己。 落落:形容人孤傲不群,不合群。 功名:功名利禄。 鬓久斑:形容年老发白。 京国:指京城,即首都。 何颜:有什么面目? 寸禄:微小的俸禄。 荣家:使家里光荣。 悔不:后悔没有。 便入山:早些归隐山林。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仕途中曾一度受到重用,但后来却遭贬斥,被赶出京城,只好退居乡里,过着隐居的生活。因此,他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对仕进与退隐的感慨。 首句说
南跄跧上人之平江 南跄,形容行走的样子。跧,蹲坐或坐下。上人,对人的尊称。平江,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青浦相逢恰二年, 今宵再会亦前缘 青浦,地名,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相逢:相遇。两年:两年后。前缘:前世的缘分。 诗囊和月横挑去,稳泛枫桥夜半船 诗囊:用来装诗的书。和,和谐。挑:挑起。泛:乘坐。枫桥: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西南。夜半:午夜时分。 赏析:
和乐天初夏韵 雨脚来山岫,溪痕涨岸沙。 - 雨水从山间流下,汇入溪中,使得河岸边的泥土都变得湿润。 插旗多酒户,挂网尽渔家。 - 许多酒家的门前挂着旗帜,渔民的家中也挂满了鱼网。 地出绷儿笋,园收菜子花。 - 田地里生长着嫩竹笋,园子里收获着菜子的花朵。 春归莺啭懒,风急燕飞斜。 - 春天过去了,鸟儿们变得慵懒起来,而燕子则在风中急促地飞舞。 杯泻青荷叶,瓯煎白玉茶。 - 酒杯倾泻着绿色的荷叶
【注释】 纪愁:记录忧愁。四愁:指李贺《苦昼短》中的“一曰思,二曰悲,三曰悼,四曰惧。” 欢伯:相传为古时善于鼓瑟的乐神,这里指代音乐。 夜长:夜晚漫长。 明月纱窗冷,分得寒蛩一半秋:纱窗外的月光明亮而清冷,仿佛能分出一半给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记愁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情抒写出了人生之愁。 首句“可笑无诗纪四愁”,言笑谈之间,却有四愁难解。这四愁是指李贺《苦昼短》中的“一曰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七夕有怀 擘钗情绪思悠悠,月下穿针懒傍楼。 非独双星苦离别,人间天上一般愁。 注释: 1. 擘钗情绪思悠悠:这里的“擘钗”指的是古代妇女在七夕节时将头发分成两段,用针线固定住。“情绪思悠悠”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2. 月下穿针懒傍楼:这里的“月下穿针”是指七夕节时的一种习俗,人们会在夜晚的月光下互相赠送用彩线穿制成的小针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先要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赏析。本题是一道古诗阅读题,考生在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和注释来分析。 第一句“秋夜”点明时间地点,写诗人独自面对清冷的秋夜,内心孤独寂寞。第二句“月华如水净无尘”,写月光清澈透明,没有半点杂质,映照出皎洁的月亮,也照出了诗人孤寂的心情。第三句“千里相思总一心”
夏中即事 重梅过了犹悭雨,幸有南薰在翠槐。 燕子亦于贫者薄,今年全不见飞来。 【注释】 重:重叠;悭:吝啬;翠槐;绿色的槐树;南薰:指春风。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初时节的所见所闻。 首句“重梅过了犹悭雨”是说,重阳节时盛开的梅花已经过去了,但仍然吝啬地不肯下雨(下点雨)。次句“幸有南薰在翠槐”,意思是说幸好还有温暖的春风留在了绿荫掩映的槐树上。三、四两句是说:燕子也不愿到贫穷人家飞来栖息
【译文】 我因为去访云岩,经过半塘桥,清明时节野花飘香。 小舟在雨打风中冲开波浪驶向远方,却没来得及去找僧到上方。 【注释】 1. 半塘: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 2. 云岩: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 3. 寻僧:指访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诗人游赏的所见所感为主线,描绘出一幅清丽幽远的画面。 首句“因访云岩过半塘”,交代了诗人出游的目的和途径。从“因”字可知,诗人此次外出是为了访云岩
诗句释义 1 西风萧瑟入船窗:描述秋风凛冽,吹拂进船舱内的情景。"西风萧瑟"是形容秋风的声音和感觉,而"入船窗"则描绘了这种自然景象如何影响室内环境,使得船窗也变得寒冷、寂静。 2. 送客离愁酒满缸:表达了诗人在船上送别客人时,因为分别而产生的深深忧愁,以至于酒都斟满了酒杯。"送客"直接说明了送别的主题,"离愁"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酒满缸"形象地展示了这种情绪的强烈。 3.
【注释】 钓台:指东晋谢安隐居在会稽的山水胜地。 不爱三公汉禄荣:不羡慕当朝的宰相、尚书令等三公高官显宦的荣华富贵。 一丝风月许多清:一点闲情逸致,却能获得许多清新美好的享受。 只将节义高千古:只是以坚守气节和义气闻名于世。 岂钓人间利共名:难道是为了追求人间名利而沽名钓誉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谢安隐逸生活的赞美。诗人认为谢安不图做宰相的荣耀与权位,而以淡泊名利为旨归,他虽居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