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嵩
秋虫日以喧,秋树日以疏。 注释:秋天的虫子一天天在喧闹,秋天的树木一天天地变得稀疏。 译文:秋风中传来蝉鸣声,仿佛是树叶儿在低声哭泣。 赏析:首句“秋虫日以喧”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写秋风中的蝉鸣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写出了秋天的凄凉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 秋虫日以喧,秋树日以疏。 君听草根蛩,泣吊风中梧。 注释:你听那草丛里小虫的叫声,它们都在为风吹落了黄叶而悲伤;听那梧桐树枝上
【注释】 1.杂兴:即随兴而作,不拘一格。 2.报我明朝霜:指钟声响彻云外,告知我明天霜降。钟声与“霜”谐音,故用此典。 3.篱落暝雀惊:黄昏时,鸟雀惊飞,因天色已晚。 4.原野昏鸦翔:傍晚,乌鸦在野外盘旋飞翔,因天将黑。 5.杖策归茅茨:手持拐杖返回茅屋,形容诗人晚年归隐田园的情境。 6.偶一歌慨慷:偶尔吟咏慷慨激昂之作。 7.千载有我辈:千年之后,还有像我这样的人。 【赏析】 《冬初杂兴》
【解析】 1.“冬初”是时间,“杂兴”是诗歌类型。 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载”“樵”“薪蒸计”是动词,要译为动作;“松栎稀”是名词,要译为名词;“葺”“废”“完”是动词,要译为动作;“定分”“生理”是名词,要译为名词。 3.“赏析”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鉴赏能力。“赏析”,就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手法等来分析
注释: 偶作:偶然创作。 更勿穷通算此生,文章玄白付谁评。不要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凄凉例薄佳人命,邂逅多成竖子名。命运悲惨的女子往往被轻薄之人嘲笑和轻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慨人生、抒发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名利、爱情和人生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首句“更勿穷通算此生”,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名利,要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诗句内容,又考查诗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重点字词的释义和意境的理解进行分析。“柿叶平篱根”的意思是:柿子叶子平铺在篱笆根上。“识字有何补,随尔忧患繁。”的意思是:读书有什么用处呢?忧愁和祸乱总是接踵而来。“先生晚始悟”的意思是:先生晚年才开始领悟。“无术鸠田园”的意思是:无法治理国家,只好隐居山林
归途旅思 虚市斜阳早掩门,萧条州县抵深村。 残梅与客迎新岁,明月随人作上元。 注释: 虚市:虚设的市场。 斜阳:太阳偏西,天色将晚。 掩门:《论语》中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这里指闭门不出,表示隐居的意思。 萧条:寂寞冷落的景象。 县:同“悬”。古代称州郡的长官,即刺史。 抵:通“抵”,到达。 残梅:未开尽的花,比喻未尽的年景。 客:作者自称。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姑苏元夕,是中国古代苏州的农历元宵节,也叫做“上元节”。这首诗描绘了节日里热闹的场景。 第一句:“茂苑长洲满地春”,茂苑和长洲都是古代苏州的地名,这里指的是苏州城的郊外。茂苑和长洲在元夕时都会布满春天的气息,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句:“吴儿歌舞逐时新”,这里的吴儿是指苏州地区的人们,他们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的歌舞也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的。 第三句
今晨霜露肃,爱此群山秋。 霜降后大地一片肃杀,我热爱着这些连绵的高山和秋天。 夭桃薄照日,乃是丹枫稠。 娇嫩的桃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而那些红叶密集的枫树却显得格外稠密。 草花无名字,正类黄菊幽。 野草没有名字,它们就像黄色的菊花一样幽静。 一筇步涧阿,聊复舒我眸。 我一边用筇(一种竹制的手杖)踏过小溪,一边舒展着我的目光。 雁声一何高,渺渺关山愁。 大雁的叫声多么响亮,让我想起了那遥远的关山
注释:阴谷幽林热似焚,阿香鸣鼓骤殷殷。 天公作雨须臾事,用得东山一片云。 译文:幽深的树林中炎热得如同燃烧一般,阿香鸟鸣声急促如同打鼓。 天公降雨就像瞬间的事一样,他只需要动用东山的一片云。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诗中“阴谷幽林热似焚”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的高温,让人感受到山林的炽热
又书画船五首 幸自消除长物缘,尚留遮眼卷三千。 分明更有江湖债,搬入人家赝钓船。 注释: 幸自:幸好、幸运地。 消除:摆脱。 长物:多余之物、无用的东西。 缘:缘分。 尚留:还有。 遮眼:遮住视线,这里指收藏或欣赏。 卷:书籍。 三千:多、许多,此处指很多。 译文: 幸好幸运地摆脱了所有多余的东西,还留着一些可以让人眼睛休息的书籍。 我还有更多关于江湖的债务需要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