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嵩
竹枝歌 行尽三巴三曲头,一滩自有一生愁。明朝已过巴陵岸,更宿江陵渔笛洲。 注释: 竹枝歌:一种古代汉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湖南、四川等地。歌词通常以七言四句为一段,形式自由,内容丰富多样。本诗即是一首竹枝歌。 行尽三巴三曲头:三巴指的是巴山、巴水和巴陵,这里指长江三峡一带的山水风光。三曲头指的是长江三峡中的巫峡,因为巫峡中有三座山峰,所以称为“三曲”。诗人经过巫峡时,看到这里的山水风光
注释:滚滚的江水拍打着岩石,雷声轰隆如龙吟。山中阴森,天暗无光,老虎在泥泞的悬崖上行走。万里中原怎么会有这样的景象,可怜你还要经过鬼门关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诗人用“汹浪砰雷蛇饮溪”形容江水汹涌澎湃,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有龙在咆哮;用“阴崖天暗虎丘泥”来形容山中的阴暗和潮湿,以及老虎在泥泞的悬崖上行走的景象。最后一句“怜君更过鬼门西”,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感兴 清风有佳意,逢者为一娱。 曾不救饥渴,政尔飘襟裾。 凡物贵有用,论诗用则无。 诗成亦自咏,侘傺或昭苏。 身名不相涉,二者如参商。 迟其议论公,旷越百世长。 于人已无益,离离坟草荒。 不知史册上,更是谁芬芳。 犹足厉世俗,曰此有耿光。 生前文字冗,寸札蓐荑稂。 及后乃大行,家有星河章。 君欲知其人,近世苏与黄。 夫有酷吏事,良不为奇屯。 俗子来吾前,有语无由伸。 其愚正可置,而又何为嗔。
【注释】 1. 秋怀五首:指《秋怀》五首,作者自序云:“予少好为诗,晚节颇切于思,有秋怀五首。……其辞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又‘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远人行不穷,他乡与故园。‘……皆作此诗。” 2. 竹外声历历:指从竹篱之外传来的阵阵秋声。 3. 凄凉不禁寒:意谓凄清寒凉的感觉难以抑制。 4. 萧萧:形容风声。 5. 旧时碧:指昔日的绿色(秋天)景色。 6.
【注释】 畴昔:往昔;旅江湖:寄居于江湖之间。 夜夜:每天。 山园:山中的园林。 柿栗:柿子和栗子,这里泛指秋天的果实。 寒雁:南飞的大雁。 中夕:傍晚。 起三叹:长声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五首短诗组成了一组完整的诗篇,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体悟。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及其深层含义。 1. 秋怀五首之第一首:“畴昔旅江湖,夜夜南飞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秋日所创作的,全诗共四句,内容涉及秋天的感触、古代人物的事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及其翻译: 1. 从来感秋人,一例皆楚声。 - “从来”指的是从古至今,“感秋人”是指那些常常感到或被秋天所触动的人。“一例皆楚声”意味着这些人都发出与楚国相似的声音,这里的“楚声”指的是悲伤和哀愁的声音,暗喻秋天给人的感觉通常带有忧伤之情。 2. 吾闻古燕赵,慷慨多不平。
【注释】 ①雕:雕镌,雕刻。 ②崖崿:山崖。崿,山峰。 ③清猿:指深山中的孤猿。 ④灵药:指灵芝等仙药。 ⑤石床:指黄山的岩石。 ⑥已后十年约:指与友人约定再相聚的日期。 【赏析】 这是五言排律,共二十句。 首句“秋怀”二字领起下六句,是说作者在秋天里满怀忧愁,思绪万千。“秋雕”两句写景,黄山之秋,山色更加鲜明;风露之秋,山岩显得更苍劲。“行行”两句写情,“听清猿”,见其高歌;“采灵药”
【注释】 青猿:指树上栖息的猿猴。三峡:长江三峡。巴云:即巴山云,巴山的云雾。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画猿”图。诗人从画中看到一只在树上鸣叫的猿猴,于是便想起自己平生游历三峡的经历,联想到画中的猿猴,不禁感叹时光易逝。最后又想到行人路过此地时,只能听到猿猴的哀鸣,而没有机会唱歌。全诗通过对画中猿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译文: 初冬的残花与新蕊,不共横斜枝。 摧谢得清峭,独照冰霜时。 寒梅正如此,他木乃变衰。 此由观世物,特以厄见奇。 古云桑落节,当有新醪篘。 得秫酿几何,拨瓮香浮浮。 醇熟不足计,醒醉亦自筹。 得酒乃径饮,无酒亦可休。 绝怜未知道,颠倒阮与刘。 百年有事业,遑云逃糟丘。 注释: 1. 残花与新蕊(残花和新生的花) 2. 不共横斜枝(不与横斜的树枝共同存在) 3.
【注释】 杂兴:即“杂咏”,诗歌体裁之一。 种麰麦:《诗经·周南·芣苢》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句,《毛诗序》云:“《芣苢》,后妃之美也,风行而草偃,兵厉而运平。”《芣苢》一诗写女子采芣苢以自娱,此诗借指妇女的劳作。 覆块青茸茸:指覆盖着青草的土块。 兹物:此物。 沟作棋道通:田间的小水沟纵横交错,就像棋盘一样。 江南地力瘠:江南地势低洼,土地贫瘠。 粳稌(jīng rú):粳稻和稌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