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燮
枕上有感呈吕子约 俗学浅无源,涧谷才咫尺。 志士务广深,沧溟渺难测。 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 志士虽涖官,群书玩无斁。 废书固俗子,既俗又奚责。 嗜书苟不已,无乃旷厥职。 臧谷均亡羊,孰为失与得。 古人有大端,后学宜取则。 有馀不可尽,不足在所益。 努力求至当,毋蹈一偏失。 注释: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世俗之学浅薄没有源头,就像涧谷那么狭窄;志士追求学问广泛深入,像沧海一样无法测量。世俗之人做官
注释: 1. 早知此事悔难追,当年讵敢怀奸欺。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早知道这些事情是真相的话,那么当初我就不会怀有欺骗之心了。"我作此诗慰忠烈,因为人间息邪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为忠烈烈士们创作诗歌以安慰他们的决心和目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事件,强调了自己在面对真相时所表现出的诚实和忠诚。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为维护真理而做出的努力
【诗句释义】 1. 游宝方山:指游览风景名胜宝方山。 2. 有径不能用,茅塞大可惧:意思是说,虽然有小路可以通行,但是被茅草堵塞了,让人感到可怕。 3. 对此发深省,岁月勿虚度:意思是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不要让岁月白白地度过。 4. 俗态易湮没,清游莫辞屡:意思是说,世俗的风气很容易消失,但是清静的旅游活动不应该错过,即使重复也要去做。 5. 援笔述鄙怀,愧乏惊人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手法和意境来分析。 首先翻译诗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结构为四联。第一联写景:“寒松饱霜雪,冉冉翠光湿。”“寒松”句点明时令。“冉冉”指山势起伏连绵不断的样子。“翠光”指松针上的露珠。“润泽”即湿润
顽夫禅作窟,狂士醉为乡。 谁知名教中,悠悠滋味长。 译文: 顽钝的人把寺庙当作自己的家,狂妄的人把醉酒当作自己的故乡。谁又能真正了解名教的真谛,而那些世俗的滋味却总是那么漫长。 嗟余学无穷,勺水浅可扬。 讲习得益友,丽泽期交相。 风月古犹今,时序燠与凉。 一笑聊复尔,片心到羲皇。 乾坤入吾怀,始信居中央。 注释: 顽夫禅作窟:指人们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视为佛门清静之地。 狂士醉为乡
注释: 农夫力耕耘,岁功必倍收。 辛勤劳作的农夫,一年的努力必定有双倍的收获。 吾儒用心苦,学业亦有秋。 我们儒家学者,为了学问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就像秋天一样收获丰富。 圣贤有遗训,好古敏以求。 历史上的圣贤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诲,我们应该勤奋好学,敏于求知。 韦编至三绝,发愤穷深幽。 孔子读《周易》时,把穿连竹简的皮绳都磨断了三次,他发愤图强,深入探求知识的奥秘。 寝食俱相忘,此志何时休。
去冬雪意悭,稍稍腊三白。 飞霙才到地,转盼已消释。 缅怀大有年,兆见琼玉积。 今兹杳难期,春信亦已迫。 天公岂不仁,拙政难感格。 何时惬人意,四顾苦无策。 东林惠佳句,似庆平地尺。 见戏唯何甚,余方自刻责。 东林达余心,精祷觊有获。 沈水烟未收,冰花已如席。 皓皓埋群山,霏霏连数夕。 郊原迷畔岸,径畛失分画。 儿童见未曾,耆老记畴昔。 几年无此瑞,惊喜欲折屐。 皆云穷腊中,得此夜光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吴氏甥二首 男儿何所急?为学要立志。 此志苟坚强,天下无难事。 超然贵于物,万善无不备。 厥初本高明,有过则昏蔽。 但能改其过,辉光照无际。 厥初本笃实,有过则虚伪。 但能改其过,金玉等精粹。 改过贵乎勇,不勇真自弃。 有过如坑阱,改过如平地。 平地可安行,坑阱宜急避。 事亲贵乎孝
诗句释义 1. 平生无所嗜:表示一生中没有特别嗜好。 2. 耽玩惟古今:指沉迷于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中,无法自拔。 3. 以我浅陋质:暗示自己才疏学浅。 4. 期于江海深:希望自己的思想或学识能像海洋一样深邃。 5. 万事不挂胸:表示心中无牵挂,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忧虑。 6. 须臾惜光阴:形容珍惜时间,不愿浪费任何一刻。 7. 五夜常自起:每天夜晚都会起身读书或写作。 8. 简牍勤披寻
【注释】 连日雨滂沱(pāng tuó): 滂沱:大雨连绵。 闾阎(lǘ yuán):里巷,居民区。 慨念(kǎi niàn): 感叹,思念。 乐隐(yuè yǐn):隐居者。 萧然(xiāo rán):形容清贫、简陋的样子。 环堵(huán dǔ):四周墙都砌满了,形容穷困。 术业(shù yè): 指学问、技能。 精(jīng):精通,熟练。 一寒乃如许(yǐ h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