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燮
这首诗是诗人与姜子谦一同游览晁景迂祠时所作。 第一句“百年风节仰英游”,意指诗人仰慕那些具有高尚节操和卓越才能的人,并希望与之为伍,共同追求理想和目标。 第二句“喜见新诗为点头”,意为诗人看到新诗时,感到欣喜不已,并情不自禁地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和赞赏。 第三句“微诋大贤虽可恨”,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苛求他人的缺点的不满情绪,认为虽然这种挑剔的行为让人难以接受,但也无可厚非
秋霁 怪底中秋尚郁蒸,滂沱三日势如倾。 今朝雨霁新凉入,始信清秋本自清。 注释: 1. 怪底中秋尚郁蒸:奇怪啊,为什么中秋时节还会有湿润闷热的感觉? 2. 滂沱三日势如倾:连续下了三天大雨,雨势汹涌如同倾倒。 3. 今朝雨霁新凉入:今天雨停了,天气变得凉爽。 4. 始信清秋本自清:这才相信秋天本来就是清凉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过后,秋日的景色和心情
诗句 1. 吁嗟此鉴,惟铜之精。 - 吁嗟:感叹词,表示赞叹或感慨。 - 此鉴:指这面铜镜。 - 惟铜之精:仅由铜制成,强调其质地的纯净和优良。 2. 磨之治之,莹乎其明。 - 磨之治之:经过打磨和处理使其光滑明亮。 - 莹乎其明:光洁透明,比喻事物清晰明了。 3. 其明维何,洞烛毫发。 - 其明:这里的“明”指的是镜子的清晰度。 - 维何:是什么。 - 洞烛毫发
翻译和注释: - 丁未之冬营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劝功且为歌训迪有众 "在丁未年冬天,营房建成了,有一个高高的亭子。它的名字叫做'劝功',用来鼓励士兵们努力工作并教导他们" - 丁未之冬: 这是特定的年份,指的是农历的丁未年。 - 营房告成: 营房建成了。 - 有亭翼然: 有一个高高的亭子。 - 名之曰劝功: 因此取名为'劝功'。 - 且为歌训迪有众: 同时创作一首歌来教导士兵们。 -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是为纪念和颂扬忠定公的政治生涯和道德品质而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孝皇龙飞策多士,宗英第一天颜喜。 - 孝皇(南宋高宗)在位期间,国家形势危急,他采纳了许多有才干的人的建议,使得国家逐渐稳定下来。宗英(即岳飞)是当时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英勇表现赢得了皇帝的喜爱。 2. 力言万事实为原,要与邦家立基址。 - 岳飞坚持自己的主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游宝方山》。下面是对诗句的逐一解释和注释: 1. 幽岩如高人,气骨天所赋。 - 幽深的山岩仿佛高人隐士,它们的气势和骨骼都是上天赋予的。 2. 凛然超尘寰,不受俗气污。 - 高远的山峰仿佛超越了尘世的纷扰,没有被世俗的尘埃污染。 3. 湖湘饶峰峦,往往穷僻处。 - 湖南和湖北一带有很多山峰连绵不断,往往在偏僻的地方。 4. 城郭去之远,谁能蹑芒屦。 -
丁未之冬,营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劝功。且为歌训迪有众: 注释:“丁未”,指农历的十二月;“营房”指营建房屋;“告成”指工程完成;“亭翼然”形容亭子的形态优美;“劝功”即勉励工作的意思;“歌训迪有众”是说唱出这首歌来教导和引导大家。 译文: 丁未年的冬天,我们建造了房屋,现在建成了一座亭子,命名为“劝功”。并且唱着这首歌来教导和引导大家。 什伍相长,其传自古。 以大总小,先正其身。 以小承大
蜀海棠 海棠自是花中杰,西蜀此花尤胜绝。 濯锦江边艳欲然,浣花溪上繁于缬。 畴昔闻名未识面,对之顿解忧心结。 东皇着意欲开时,不许芳心轻漏泄。 风前醉态真嫣媚,雨过啼妆更鲜洁。 格高不受尘点污,韵胜须那香酷烈。 东南颜色岂不佳,甲乙品题终少劣。 我公胸次秋水莹,海内人人颂清节。 世间珍玩一物无,独此妖娆费提挈。 墀间堂下不胜春,赪颊丹唇俨成列。 嫣然尤物不移人,未害广平心似铁。 几年隔绝剑阁外
送赵大冶晦之 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 岁月苦不长,交情固难辍。 况于桑榆景,抚事心欲折。 一朝舍我去,遂恐成永诀。 感君遇我厚,肝胆每倾竭。 惓惓念斯时,言论多激烈。 忆君哦松日,志操已超越。 庾台欲推荐,风之使来谒 。 耻于呈其身,保此端以洁。 君今宰壮县,便道理舟楫。 不骑京国鲸,不改岁寒节。 升沉分自定,义理我所说。 黎氓久困穷,恩惠思周浃。 奸欺巧蒙蔽,精神要昭彻。 邻境犹绎骚
注释: 1. 早知此事悔难追,当年讵敢怀奸欺。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早知道这些事情是真相的话,那么当初我就不会怀有欺骗之心了。"我作此诗慰忠烈,因为人间息邪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为忠烈烈士们创作诗歌以安慰他们的决心和目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事件,强调了自己在面对真相时所表现出的诚实和忠诚。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为维护真理而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