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镇
【注释】 ①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2月3日或4日。 ②柳:指垂柳。 ③五岭:泛指南方山岭。 ④青帝:即春神。 ⑤芳信少:指春天到来的时机较晚。 ⑥六花:指六种花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抓住立春时节的景物特征,以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首句写柳条尚未发芽,二句写梅花刚刚开放,三句写春神怜惜早开的花朵,四句写百花盛开。全诗构思新颖,语言精练,形象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注释】 盗跖(zhì):相传为春秋末期的陈国大盗,后作“盗”。颜子: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世称“颜子”。夭:早死。 一枝仙果方成实:传说中仙人用仙果种在土里就能长出仙果来。 三叶阶兰已尽凋:相传阶前有三级台阶,阶下种着兰花,每三年开花一次,但花期短促,终年不结果实。 壮志永违只自恨:指伯道终生未遇,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清魂一去更谁招:伯道死后,没有人为他招魂。 犹胜伯道终身后,应得幽冥慰寂寥
【注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 “田庐自有馀”:意思是自己拥有的土地足够生活了,用不着到外地谋生。 “置锥无地欲尤谁”:意思是即使有一块空地,也嫌太小,想要抱怨又怨给谁听呢? “鹪鹩”:即鹪鹩鸟,一种小鸟,生活在树上,以细枝为巢,很小的地方就安家,很能节约空间。 “寄巢无一枝”:意思是寄居在别人的巢里,连一根树枝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枝头了。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历阳道中 江北江南未定时, 襟喉此地系安危。 颓营故垒皆芜没, 日落寒生枫树枝。 注释: 1. 江北江南未定时:意指长江以北和以南的局势不稳定,时局多变。 2. 襟喉此地系安危:形容此地是战略要地,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3. 颓营故垒皆芜没:指曾经驻扎过的军队已经废弃,被荒草淹没。 4. 日落寒生枫树枝:形容夕阳落下时,寒气逼人,枫树的枝条也显得格外萧索。 赏析:
秋风 昨夜秋风起,吹落林前叶。 落叶千岩中,秀色深藏匿。 注释:秋风,指秋季的风。昨夜,表示时间是昨天。起,是指风开始吹动。 译文:昨晚的秋风轻轻吹过树林,将树叶轻轻吹落。 欲结草庐归未得,倚栏空负季鹰心。 注释:欲结草庐归,表示想要在山林中建造茅屋。归未得,表示想要回家却做不到。 译文:我本想在这山林之中搭建草庐,归隐山林,但是没有做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歌
【注释】 岭路林梢一线通:岭路是一条山间小路,林梢是指山间树木的梢头。一线指十分狭窄。 肩舆直上破林风:肩舆即轿;直上破林风指乘轿直冲而过穿行于林间的清风。 眼前遥见东山树:眼前,眼前看见;东山,指庐山;树,指树林。 却顾青衫愧谢公:却顾,回头看;青衫,指衣着浅绿的衣服。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曾经游历名山大川,被后人誉为“山泽之志”,此处借以自谦。 【赏析】
失题 分宜浪迹学希夷,岂合将身涉事为。 无外纵知皆是幻,有中宁免强随时。 懒于中散人谁觉,贫过原思已自知。 若有一廛容定省,肯将尘鞅自羁縻。 注释: 失题:即《失题》诗,作者不详。 分宜:《新唐书.李德裕传》载:“(李德裕)累迁至门下侍郎、平章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后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此诗可能创作于被贬途中。 浪迹:漫游江湖,漂泊不定。 学希夷:学习道教的无为派。希夷是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号。
注释: 1. 两两飞:指成对的。 译文: 2. 水面茸茸长绿蒲:水面上长满了绿色的蒲草。 赏析: “两两”指的是一对对,这里用来形容成群结队的大雁。诗人在描写大雁归巢的情景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一群群的大雁比作了“两两飞”,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归巢时的壮观景象。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知是人间好时节
闻歌 来时梅萼粘残雪,归日桃花簇绛罗。 农事不妨河事了,齐声连路踏春歌。 注释: 闻歌:听到了歌声。 来时梅萼粘残雪: 春天来临的时候,梅花的花瓣上还挂着残雪。 归日桃花簇绛罗: 到了春天结束的时候,桃花盛开,像是红色的云霞一样。 农事不妨河事了: 农田里的农活可以告一段落了。 齐声连路踏春歌: 大家一起唱歌,一路欢歌笑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人们欢乐心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
注释: 西汉的风流至今还被传颂,斟满美酒等待你的到来。 后堂不许歌舞升平,这才感到先生对你十分看重。 赏析: 此诗首联写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颔联写诗人的清高,颈联写诗人不慕荣利,尾联写诗人的谦逊。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厚,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豁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