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俞
次韵六安魏明府三首 少年心志欲摩空,渐老卑飞悔满悰。 早悟割鸡堪饱腹,不须辛苦学屠龙。 注释: - 少年时期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想要像飞翔的鸿鹄一样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现自己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心中充满了悔恨和失落。 - 逐渐明白到,与其辛苦追求那些虚幻的功名利禄,不如像那平凡的农民一样,通过辛勤劳作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割鸡”),这是一种更为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
注释:宝庆院,即宝庆寺。小招提,指寺院的小规模建筑。白云层,指山峦叠起,云雾缭绕的景色。古殿深龛,指寺庙中的古老殿堂和幽静的石窟。锁昼灯,指白天被关闭或遮蔽的灯光。山北,指的是山的北面。远公,指晋朝高僧竺道生,他在山中结社讲道,后被贬为沙门,出家修行,成为禅宗初祖。至今犹有种莲僧,意为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有僧人在种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宝庆寺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首句“小招提在白云层”
【注释】 太平观:道教名观。道士:道士是修炼道术的人,也指有道术的人。羽人:即仙人。洞门:道教名观的正门或大门。翠苔:青绿色的苔藓,这里代指山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寻访道士不遇的诗。首句“行客寻山去又回”写出了寻访的经过:行者(诗人)寻访山中高人,本意是想得到仙家指点,但事与愿违。第二句“羽人依旧未归来”,表明道士依然不在,没有回来。第三句“洞门不锁清风入”,写出了洞府的幽静和高洁
【注释】 弄水亭:指临水的亭台。 未识贵池好,尝闻弄水名:贵池即今安徽省合肥市的西郊的南淝河,这里泛指池塘。曾听人说过,这里有一个叫弄水的名胜。 白鸟鉴中立:白鸟,即鸳鸯,一种水鸟,常立水边。鉴中,即池中心,这里指水。 画船天上行:船上绘有图画,好像在天上飞行。 【赏析】 此诗首句“未识贵池好”,言其虽美却尚未识得;二句“尝闻弄水名”,则说明它早已为人所传诵。前两句是说,虽然我还没有亲自来过
【注释】 故人:老朋友。 方信:刚才相信,方才相信。 开解:消除,排解。 愁颜:愁苦的容颜。 病悰:忧伤的心情。 漫生:随意生长。 湖海:泛指江湖。 略无:完全没有。 元龙:三国时庞德公的儿子庞统,字士元。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与友人相别的伤感。首句以“方信”领起,表明了作者与友人分别之前的心情。第二句紧接前句,写诗人与友人告别之后,才真正地感到了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和重托。“落江东”
玉兔光中系小桅,长虹影里倒樽罍。 一年此夜清秋半,万里无云霁色开。 月女婵娟如有旧,波神安稳亦怜才。 合须豪饮酬佳赏,不共乌台御史来。 注释: 1. 玉兔: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玉兔。 2. 光中:月光之中。 3. 系小桅:在小船或小船上系上小桅杆。 4. 长虹:形容彩虹。 5. 影里:影子中。 6. 樽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7. 清秋:秋天清爽的时候。 8. 中秋佳节:中秋节时。 9. 有怀
【诗句释义】 1. 湖光野色着人衣:湖光和田野的景色染上了衣服的颜色,意味着湖水映照出周围的景色。 2. 众乐开亭此处宜:众多欢乐的人聚集在这里的亭子中很合适。 3. 击棹高歌山自响:敲打船桨高声歌唱时,山也仿佛在回应。 4. 踏青红影岸相随:在春日里,踏青色的草地伴随着红色的花瓣。 5. 消除矰缴容鸥鸟:用渔网捕鸟是多余的,因为鸥鸟会自由飞翔。 6. 改换风烟入柳丝:改变原有的风向
诗句释义: 1. 兰陔堂上此归全 - 兰陔堂是指一个庭院,这里表示诗人在兰陔堂的归宿。全,意为完全、彻底。 2. 松柏山头有旧阡 - 松柏山头是指山名,这里表示诗人在这座山上有一个旧坟地。阡,是古代的一种道路或田间的土埂,这里指墓地。 3. 我得遐龄几九十 - 我得遐龄几九十表示诗人寿命长,活到高龄,得遐龄即长寿。 4. 人依绛帐昔三千 - 人依绛帐表示人们尊敬地围绕在绛帐(即讲学的地方)周围
【注释】 师墙:师,以之为师;墙,指孔子。 童稚:儿童。 陶钧:比喻教化。陶,陶冶;钧,调平、调和。 穴凤:喻孔门弟子。 桂籍:晋代张华《博物志》载:“尧封十有二人于丹水之阳,曰伯夷、吴回、务光、真定、虞丘、墨产、支父、孟冀、荀辅、粃龙,谓之八元。”又载:“舜封九人于陈,曰禹、契、皋陶、伯益、夔、龙、倕、垂、益虞,谓之八恺。”此处借喻王公大人。春:春季。 慈良:仁慈善良。 就论恩分:依据其恩德
诗句: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译文:在秋天的景色中,我看到了一片红色的叶子,它在高高低低的地方都能看到人们的生活。 注释: - 浅深:形容秋天的颜色深浅不一,层次分明。 - 看红叶:观察秋天的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美丽和收获。 - 高高低低:形容秋天的景象丰富多样,从高处到低处都有不同的景象。 - 人烟:指人们的生活气息,体现了秋天的热闹和繁忙。 - 入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