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纯
【注释】 六朝:指六朝的都城。六朝,包括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公元420-589),共169年历史。 栅塘:即护城河。 【译文】 六朝在何处建立都城?十里秦淮河外行。 城墙上面有浮桥像道路一样,城墙外面设置行马似屯营。 关防直可防御渡口,缓急徒能抵御盗兵。 不是后来谋改筑,如何今日做陪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感慨。
这首诗的标题是“应潮井”。下面逐句释义: 俯看沧海仰看山,相去分明霄壤间。 有井无冬亦无夏,与潮俱往又俱还。 想应透彻深无底,怪得浮沉转似环。 不用浙江亭上望,请君来此一凭栏。 注释: - 俯看沧海仰看山,相去分明霄壤间。 - "俯看沧海":从低处看向大海,形容景色广阔。 - "仰看山":从高处望向山峦,形容山峰峻峭。 - "相去分明霄壤间":形容两者相隔之遥远,仿佛天上人间。 -
汝南湾 当时只号汝南湾,后有三人住此间。 自谓逸民须隐约,并称贤士想高闲。 祇缘水味都殊异,且欲邻居数往还。 好是有时相就饮,不妨铛脚对青山。 译文: 当初只是叫汝南湾,后来有三个人在此地居住。 自称是个隐士,必须保持低调,与世隔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清高的生活。 他们喜欢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隐居生活,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他们经常一起饮酒作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景阳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应说兵来且莫降,急寻宫井共深藏。 注释:应该说,当敌人来时不要投降,赶快去找寻宫里的井并一起隐藏起来。 2. 侧身待作凌波步,仰首还成半面妆。 注释:侧身准备像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一样,仰头又仿佛化成了一半的妆容。 3. 已分葬埋依古甃,可怜牵挽出银床。 注释:已经安排好要埋葬在那里,并且依照古代的砖石结构进行埋葬
覆杯池 当初一马过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无数流离未安集,几多政事合图回。 只应早起观庭燎,安得时常近酒杯。 江左中兴仗谁力,一池春水泛新醅。 覆杯池的译文 当初一匹马渡过长江来时,幕府山上割草收割。 无数流离失所的人还未安定下来,许多政务需要筹划和处理。 只应该早早起床观看庭院里的火堆,怎能经常接近酒杯。 江南在中兴时依靠谁的力量?一池春水泛着新鲜的酒香。 赏析
横塘 如今何处是横塘,在府城南淮两旁。 注释:现在什么地方还能找到横塘?就在府城南边和淮河两岸。 魏蜀两都皆不似,蓬莱三岛足相方。 注释:魏、蜀两个都城都无法与之相比,蓬莱三岛足够相称。 乌衣巷口排金屋,朱雀桥边立粉墙。 注释:乌衣巷口有金碧辉煌的房屋,朱雀桥边有白色的墙壁。 有底繁华难说似,何妨把作画图张。 注释:这里到底是怎样的繁华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何不将它绘制成图画呢? 赏析
【注释】 善泉:指西湖上的“苏堤春晓”景点,位于杭州市西湖南岸。 十顷:形容湖面宽广。 九洲:泛指全国或世界各地。 十八岛:指杭州附近的孤山、宝石山、南屏山等岛屿。 五城:指杭州城(钱塘)、越城(绍兴)、吴城(苏州)、闽城(福州)和齐城(济南)。 十二楼:指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北关门、岳王庙、白塔、三潭印月等。 苕霅:浙江苕溪水系,在今浙江湖州境内。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与湘江,在今湖南省境内。
诗句输出:吾县西岘峰,亭以拟岘名。 译文输出:我县城西的岘峰,这个亭子就是为了纪念岘峰而建的名字。 注释解释:吾县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县,西岘峰是该县的著名山峰,亭子则是为了纪念这座山峰而建的。拟岘亭名表示这个亭子是为了纪念岘峰而建,岘峰是该县的著名山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岘峰和亭子的关联,表达了对岘峰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几年精爽尚依依”: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精爽”通常指精神清明、清爽,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的精神或身体状态。“依依”意味着依恋不舍。整句话的大意是,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年,那些美好的记忆仍然深深留在心中,让人难以忘怀。 2. “水旱只须来祷祠”: 这里“水旱”指的是自然灾害,如洪水或干旱。“祷祠”是一种祈求神灵保佑的行为,可能是指向神灵祈祷以祈求平安
以下是对《祀马将军竹枝辞》逐句的详细释义: 1.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 - 白羽青丝:形容马的羽毛和鬃毛的颜色,通常用来形容马匹的高贵和纯洁。 - 手自持:手持之意,表明这是一位亲手操作的骑士或将军。 - 双鞬锦领步兵随:双鞬指的是两个缰绳,用以控制两匹马。锦领则指将领身着华丽的服装。步兵随指的是跟随在马后的步兵队伍。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一队装备精良的骑兵和步兵正在行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