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纯
【注释】 ①倒:指时间。竹枝辞:即《竹枝曲》,一种古代汉族民间歌曲,多以描写女子生活为主题,内容多涉及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等。竹枝词:即竹枝歌,一种以乐府旧题写新事的诗歌体裁。 ②祠宇:庙宇,供奉神佛的地方。 ③“藤萝”句:意谓庙中藤花缠绕着木柱,像旗帜一样长;苔藓侵蚀台阶,如碧钱。 ④青钱(qīnɡ):用青铜制成的货币,古时称为泉货,这里指代金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枝祠庙景物的小诗
【解析】 此为《天禧寺阿育王塔》,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塔的形势,二句写塔的外观,三四句从建筑与地理两方面来写塔的形胜特点,五六句从塔的夜景和风铃声来写塔的声色美,七八句写行人对塔的遥望,最后两句写行人对塔的留恋。这首诗描写的是天禧寺的阿育王石塔。 “天禧寺”在今南京市鸡笼山北麓狮子山上,始建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53),初名招提寺,后改名开善寺,又改称天禧寺。 第一联:“天禧寺前有座塔
【注释】 1.拟岘亭诗:指诗人拟写的《题岘亭》诗。 2.疑别一牧守,偶与同名称:意思是作者怀疑是另一个牧守写的《题岘亭》,但偶然与他同名。 3.此名若果然:如果这个名字是真的,那可就麻烦了。 4.山鬼怒非轻:山神如果发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5.唐戴令:唐代戴胄。 6.政声极铿(gēng)鍧(hōng):政治声望很高。 7.长源碑:晋代的一块石碑在今湖北省黄梅县长源乡长源村。 8.庶以慰编氓
【译文】 松山父老至今思,尝问将军归不归。岩头草木成戈戟,雨后溪声听鼓鼙。 【注释】 1. 祀马将军:即祭祀为国征战有功的马援将军。 2. 竹枝辞:古代一种民间歌曲,歌词多为五言或七言,内容多是描写爱情和生活的。 3. 松山:指今四川松潘县境内的松山,因有马援墓而得名。 4. 尝问将军:曾询问过我是否归来。 5. 岩头:山上。 6. 草木成戈戟:指山上的草木都变成了兵器。 7. 鼓鼙:战鼓。鼙
新亭其三 忆昔诸贤扶晋室,冠盖多于此云集。 坐中翻作儿女悲,世换人非但陈迹。 我来正值三月春,花落鸟啼春寂寂。 江河虽异事略同,风景不殊今视昔。 磨灭英雄得丧多,山重水复无终极。 安能郁郁老江左,克复神州当勠力。 未论重见管夷吾,只今谁为楚囚泣。 徙倚令人三叹息,徙倚令人泪横臆。 狄夷相残春又春,时乎时乎难再得。 注释: 1. 忆昔:回忆过去的事情。2. 扶持:扶助。3. 冠盖:车马的华饰
【注释】 曹州:即曹县,在今山东菏泽。孽火:指灾祸。汉川:指汉水之源。 若得将军把关要:如果得到将军的援助。鸦军:指敌军。关要:指把守关口。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曹州一带战乱的景象来抒发作者对抗击外寇入侵、保卫家乡安宁的渴望。 “曹州孽火遍烧天,不见兵车只汉川。”首句写曹州一带战乱严重,烽火连天,到处都在燃烧着熊熊烈火。次句写战争的惨烈程度,没有看到过兵车,只有汉水之源被敌军占领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佛窟寺风光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牛头山上有深隈,佛窟何人向此开? 牛头山(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上有一处深邃的山谷,佛窟就位于此地。何人向此开(谁开辟了这个佛窟)? 2. 过去辟支还示见,分明弥勒又生来。 过去,辟支(梵语Bimbis,意指清净无欲者)曾在这里显现过;如今,弥勒佛(佛教中预言的救世主)又在此现身。 3. 刀如敝尽锋何在,形若销亡气莫回。
注释:在麦田和桑田之间有一条小路,溪流的南边和北边各有千家。当年战守的力量,谁能知道?好把寒泉献给菊花。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乡村景象。诗人用“麦陇桑畴溪路斜,溪南溪北自千家”来描绘乡村的道路,以及周围的风景。接着,他用“当年战守知谁力,好把寒泉荐菊花”来表达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深深的敬意。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人们的智慧
注释:在桑麻的田野边,有一千多户人家居住;在弦管声中,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只见今日年华如此美好,也要回首看看那岩前的情景。 赏析:诗人通过对竹枝词的创作,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卞壸墓 当时风俗尚清谈,笑道公心瓦石含。 临难此曹皆处女,惟公一个是奇男。 一门忠孝真难得,六代衣冠孰与参。 墓草没头人不见,令人惆怅极无堪。 注释: 1. 当时风俗尚清谈:指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清谈。 2. 笑道公心瓦石含:意指卞壸的心志如山般坚定,如同瓦石一般坚韧,不会屈服。 3. 临难此曹皆处女:在危难之时,其他的人都是妇人之仁,而只有卞壸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4. 惟公一个是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