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蔚
这首诗的翻译是: 我新居六咏竹林隐居, 静坐焚香清心,日久袅袅烟篆。 妙处良独知,功收物欲战。 注释: 1.新居:新家。 2.燕坐:安静地坐着。 3.焚香:烧香。 4.清心:使自己的心情清净。 5.日永:时间很长。 6.袅烟篆:香烟缭绕成篆字形状。 7.妙处:好的地方或好处。 8.良独知:非常明白。 9.功收:功夫得到。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新居之幽雅环境的诗。前四句写新居环境之幽美
火田郑次山是贫士也,家有燕坐之地五为赋之槁木寮 【注释】: 槁木:枯槁的树木。 寮(liáo):官署的周围。 【赏析】: 这首诗写于郑次山任南安郡法曹参军时。郑次山字子虚,闽人,以孝行著。宋真宗时,他应举中进士,授将乐县令。郑次山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不贪钱财。在任职期间,他关心人民疾苦,体察民情,深受民众爱戴。这首诗就是他在任上所作。 诗一开头就表明了作者的身份:“火田郑次山”。次山是个穷读书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新居六咏竹林隐居”是第一小题,这是作者对自己新居的自谦之作,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无才济苍生,竹林远栖遁”意思是说没有才能来拯救苍生,于是选择了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第二小题要求翻译诗句的意思,并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感情。第三小题是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注意从手法、情感以及效果等方面入手。 【答案】 (1)诗人用“新居”
玉山朱文龙有遗经林野二处赵昌甫程德夫皆有诗朱求予同作遗经 汉人有一经训释,用籯金云不如。 君家遗经意深微,不与汉人俱
【注释】 1. 萧爽:清爽。薝(xiāng)卜戏岩叟:指苏轼与陈慥、黄州定慧寺旁的龟山,以及黄州东门外的大江口龟山,都叫“戏岩”。 2. 一池:指的是大江口的龟山之水。交映:相互映照。白:此处指月光如雪。 3. 六出:即雪花。雪逊香:雪花胜过花香。逊,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比……差一些”,“不及”之意。 4. 素有:一向有。书痴:嗜读书籍到了入迷的程度。缘病懒:因病而懒散。 5. 道人:僧人
注释: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家有燕坐之地五(五个)为赋之(为诗而作)隐窝。 涧阿:山涧的弯曲之处。 清成阴:形成清凉的树木荫蔽。 中:中间。 赏析: 这首诗是火田郑次山为隐窝而作的诗。郑次山是一个贫士,但他家却有燕坐之地,可以安坐读书学习,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他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快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筑室在涧阿,种木清成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居住环境的特色
新居六咏竹林隐居 池塘东面形如月牙,池塘西面形如弯弓。 池北有高高的屏障,倒影映在碧波中。 注释:这首诗是描述作者的新家周围的景色,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出一个宁静美丽的生活环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比喻和描绘的方式,展现了新家周围的美丽景色。首句“池东如月弦”用来形容池塘东面的景色如同月亮形状的弓,形象生动;第二句“池西如月弓”,用来形容池塘西面的景色如同弯月形状的弓,形象优美
【注释】 ①郑次山:人名。贫士:指贫贱之士,此处指作者的朋友。②燕坐:指悠闲自在地坐着。③中:内心。④孤清:孤单清高。⑤朴:质朴,不加修饰的本性。⑥桃李交:比喻结党营私。⑦不结:不与……结交。⑧风味:指情趣、意趣。⑨良:很。⑩赏析:此诗是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辞。诗人认为朋友应保持自己清正廉洁的操守,即使不为名利所动,也要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隽永。
新居六咏竹林隐居 筑堤环碧沼,种花仍满堤。幽人日往来,非关桃李蹊。 注释:新屋四周环绕着碧绿的池塘,种满了鲜花,使得小径也显得分外美丽。那些隐居的人每天来来往往,与桃李相去甚远。 赏析:本诗为新居六咏中的第六首《竹林隐居》。诗人通过对竹林隐居者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清高脱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注释】 观:观察。 省斋:居室,指作者的书房。 【赏析】 郑次山是唐代人,他一生贫困,但他家有燕坐之地,可以安闲自得地读书吟诗。他曾五次为观省斋赋诗。这首诗就是他第一次为观省斋写的,写他在一次旅行中看到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 “火田”是说田野上一片火红,“郑次山”是说这位贫士姓郑名次山。 第一句“火田”点出题旨,“观省斋”说明这是观省斋的诗,观省斋就是作者的书房或卧室。 第二句“一息万里驰”